学规范表达,练就政府化思维
来源:半月谈2024-09-24 08:39

众多考生对于申论之难,往往难以捉摸其确切所在,因而屡屡与之较劲,却屡屡败下阵来。申论仿佛一道难以破解的咒语,令人焦虑却又束手无策。通过对大量考生试卷的大数据分析以及与阅卷教师的深入交流,申论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因素包括:论点不够鲜明、表述不够规范、审题不够精确、概括不够准确、分析缺乏逻辑性、对策缺乏实际可行性等。综合来看,申论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答案缺乏“政府化思维”和“规范化表达”。

一、“政府化”思维

所谓“政府化”思维,指的是政府及其代表——公职人员在规划工作、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

申论考试实际上是对政府机关文书处理流程的高度仿真模拟,因此,考生应竭尽全力模仿并贴近这种机关文书的风格,避免任意发挥,将文章写成诗歌或散文。对于广大考生,特别是那些尚未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背景知识,培养“政府化思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实现。

二、规范性表述

规范性表述,乃指在申论考试或相关文体撰写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具有明确含义、使用严格且能彰显专业性和精确性的词汇表达方式。在考试中,答案要点的概括与总结应与日常口语表达有所区别,用词需精确而简洁,此类简洁而准确的词汇即为规范性表述。这些词汇的运用通常与政策分析、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议题紧密相连,是考生或作者在表达思想、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时应遵循的语言规范。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