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看见跨境电商新趋势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操子怡2024-09-04 15:43

9月1日至3日,为期三天的2024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在义乌落幕。记者注意到,今年的电商博览会,跨境电商企业继续占据展会中心,阿里巴巴、TikTok Shop、SHEIN、Temu、Lazada、Ozon等20多家头部跨境电商平台集聚,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卖家前来咨询。

AI成为新卖点

“这是我们自主开发的一套AI翻译软件,支持42种语种翻译,覆盖100多个国家的语言,收费标准是1980元/年的会员费,含50小时的直播时长。”正在TikTok直播的金华淘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面对这个看起来略显简陋的装置,该负责人向记者演示了如何操作。当主播说话时,一部手机会将中文翻译成对应的语言。随后,声音会传输到另一部直播手机上。这样卖家就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和TikTok上的用户直播交流。

除了基础的语言翻译外,图片生成、视频生成在跨境电商行业需求庞大。在义乌,也有一些企业试图推广它们的服务。

深圳济达昌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业务是为企业提供AI视频生成,企业只需要提供产品的图片、简要的介绍素材,即可自动生成几十秒不等的视频。“相对于传统的拍摄,这种成本更低,一条视频的价格在两三千元不等。”

上述负责人介绍,公司从事这项业务已有三年,主要运用一些开源软件,随着AIGC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尝试进入这个赛道。“目前,直播电商类的需求很大,因为很多做跨境电商的企业都需要直播,但招一个会说外语的人24小时直播,成本是非常高的。”

不过,相比这些小微企业推出的垂类产品,许多大厂的AI应用则更为全面,并且和平台深度绑定。

阿里巴巴国际站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AI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运用已经深入很多环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发品和RFQ(报价请求)。例如在发品环节,传统操作中,商家需要自己手动录入信息,但是通过AI,商家只需要上传一张产品图或关键词,AI就能一键生成产品描述、介绍、视频及更适合海外市场需求的场景图、白底图。不仅节省了翻译的步骤,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一个店肯定不止一个商品,所以AI对于效率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据了解,2023年11月,阿里国际站正式上线AI生意助手。官方介绍称,AI生意助手的极简发品功能,可将商家发布商品的时间缩短至最快60秒。此外,AI自动接待功能,可以0时差全天候回复海外客户。目前,已有超过3万家中小企业使用AI助手。

网易也在展会上推介自己的外贸工具——网易外贸通。网易外贸通客户经理韩腾向记者介绍,网易外贸通主要通过网易的邮件、AI、大数据技术帮助外贸企业高效触达海外客户,类似于一个外贸SaaS获客工具。“因为许多做外贸的企业,都是通过邮件和对方沟通。网易邮箱的用户里,很多也是外贸从业者,加上我们在翻译上的优势,其实很契合客户的需求。”

海外电商平台国内“揽客”

“我们昨天带了五箱宣传册,现在已经全部发完了,剩下最后一本,大家可以拍照。”在Ozon展区,一群卖家将一张小桌子包围,轮流翻看剩下的最后一本宣传册。

Ozon是一家俄罗斯电商平台,成立于1998年,被称为“俄罗斯亚马逊”。2022年11月,Ozon中国总部落户深圳,随后国内注册卖家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Ozon的总交易额(GMV)同比增长了70%,超过了6330亿卢布。同时,中国卖家在Ozon上的营业额在此期间增长了2.6倍。

现场Ozon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会三天,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因为目前如TikTok等电商平台,均没有进入俄罗斯,所以许多希望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卖家,往往都会把Ozon作为主要选项。“俄罗斯市场客单价高,对很多商品的需求都比较大,尤其是3C产品、美妆、小家具等,在俄罗斯很受欢迎。”

随着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席卷”世界各地,许多海外本土电商平台,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招商力度。

据韩国统计厅数据,今年第二季度,韩国海淘交易额同比增长25.6%,达2.01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6亿元),创下自2014年实施相关统计以来的单季最高值。其中,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和Temu的快速崛起,是推动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展会上,据韩国本土最大的电商平台Coupang工作人员介绍,Coupang在近期推出了“韩国本地火箭仓计划”,通过该计划,中国卖家的商品通过跨境物流送达Coupang位于韩国的火箭仓。在平台实现出单后,即可从韩国本地火箭仓直接送达韩国消费者手中。“相比国内电商平台,Coupang在韩国有非常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所以基本可以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与Coupang合作的一位物流人士向记者说。

成立于波兰、主要面向欧洲市场的电商平台Allegro,非洲电商平台Jumia也都亮相展会。上述平台的工作人员均向记者表示,过去它们的电商平台往往针对本土商家,变化发生在最近两年,他们也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招商力度。“我们最近两年开始在国内招商,国内暂时做的人不多,所以市场没那么卷。”一位Allegro招商经理向记者说。

内贸企业转型做外贸

在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随着跨境电商降低了企业出海的门槛,不少过去只做内贸的企业,也开始借助跨境电商“试水”外贸。

一位正在咨询如何做跨境的卖家告诉记者,近年来,内贸企业转型外贸,核心原因是国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容易打‘价格战’,而且退货率越来越高”。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跨境电商带来的信息透明度,很多工厂也开始自己做外贸。“以前做跨境电商的,可能很多是运营能力强,有工厂资源,但现在,这些工厂可能自己开始做跨境电商了。”

面对这种趋势,此前国家层面已出台相关文件予以支持。2023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近期,天津、湖南、深圳等地也印发了专门支持内外贸一体化的具体举措。

不过,真正实现“内外贸一体化”仍然道阻且长。多位外贸从业者都表示,国外市场存在标准认证不同、政策环境不同等问题,此外语言障碍也是门槛。记者也注意到,许多前来咨询的卖家,他们关心的问题还包括,后台语言是否有中文、是否便捷登录、是否有相应的培训服务等。

此外,电商平台上的店铺通常分为跨境店和本土店,多位海外电商平台人士表示,跨境店的门槛更低,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容易上手,但可能面临回款难等不确定性因素,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本土店稳定,流量曝光大,但通常需要当地的营业执照,最好有当地资源。“最终肯定是本土店有优势,但前期肯定先从跨境电商做起。”在场的Ozon人士向记者说。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