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殊方案应对特殊周期” 置出地产开发业务的美的置业怎么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张一帆2024-08-19 19:37

“房地产产业链未来前景还是很广阔,开发性业务承压,但围绕房地产产业链的其他相关业务,还是很宽很宽。”8月19日,美的置业董事会主席郝恒乐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重申了对房地产产业的信心。

“应对特殊周期的特殊重组方案”,2024年,置出房地产开发业务成为一批上市房企的共同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企放弃了这个行业。

探索以低杠杆、轻资产为特点的地产发展新模式,在大股东的支持下,美的置业成为房企转型期的样本企业之一。物管服务、开发代建将成为美的置业转型路上的两个关键词——前者稳定贡献利润和现金流,后者则将撑起发展的想象空间。

管理层.jpg

置出开发业务

上半年,美的置业实现合同销售总额202亿元,公司营业收入251亿元,净利润为5.96亿元,保持正向盈利。在上半年,公司销售均价11398元/平方米;截至上半年底,总土储面积2469万平方米,且权益比重进一步上升至73%。据了解,美的置业上半年交付超2.6万套住房,下半年预计还要再交付2.8万套。

在经营安全性方面,上半年,美的置业净负债率为50.1%,现金短债比1.26,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8%,稳步维持绿档水平。美的置业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林戈在会上表示,“公司在未来一年到期的有息负债是90.8亿元,月均还债是7.6亿,从公司的现金流以及去化回款情况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压力。”

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美的置业持有现金总量135亿元,2024年半年度累计发行三期共计41.4亿元中期票据,公司加权融资成本较上期下降15BP至4.54%,具备持续低成本融资能力。

不过与经营业绩相比,美的置业正在推进中的重组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计划更受投资者关注,也是美的置业高管在会上解读的重点内容。

虽然经营情况远较同业更为稳健,也持续保持正向盈利,但是美的置业却更为快速、坚决的启动了转型步伐。公司在今年6月宣布,采用实物分派的方式,将全资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产权线从上市公司重组至控股股东,以减少负债及与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重资产属性相关信用风险。未来将构建围绕房地产开发全价值链的低杠杆、轻资产的综合实力,持续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林戈在会上以“应对特殊周期的特殊重组方案”形容这一重组计划,但事实上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资产运作,已经成为今年不少上市房企的共同选择。华远地产、格力地产、冠城大通等A股上市公司,均宣布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他们或仅保留资产管理、物业管理及项目建设管理等业务转型轻资产业务公司,或彻底转型为制造业企业。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记者,这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房地产开发业务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拖累。2023年,沪深、内地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净利润均值分别同比下降38.2%、29.6%,沪深上市房企中约有42.9%出现亏损,内地在港上市房企中约有63.5%出现亏损,亏损企业数量较上年明显增加。

郝恒乐今日在会上也表示,“重组以后,能够快速把公司的负债总额降下来,以后我们就可以轻装上阵,专注于持续稳定的经营性业务,业绩增幅将来会更加稳定。”

后续,美的置业将于9月2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本次重组方案。“10月22日,我们目标完成这次重组的所有交割。”林戈说道:“当我们开发业务从上市这一块分出来之后,事实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更灵活地应用好股东的资源渡过这个周期,相信美的置业的开发业务总有一天还会回到舞台上来。”

物管服务筑基

虽然即将剥离地产开发业务,不过美的置业的与会高管今日仍然反复重申,对整个地产产业链的积极态度。

郝恒乐强调,“我们未来还是围绕房地产产业链去做经营业务,虽然开发业务承压,但是房地产产业链的其他业务还是很宽很宽的。”林戈也在发言中表示,“现在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出清和转型的交织期,还是非常困难,但不等于美的置业放弃了这个行业,无论是大股东还是金融行业都对地产行业保持了信心。”

具体来看,重组后的美的置业,选择了以“开发代建+物管服务+资产运营+房地产科技”四项业务,组成的轻资产业务模式。

在四项业务中,物管服务、资产运营以及房地产科技三项,是美的置业前期已有的保留业务。2023年,美的置业保留业务的数据为:营业收入29.1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4.2亿元。对比来看,美的置业当年整体营收规模为741.5亿元,是保留业务的25倍,但是当年利润水平为9.1亿元,仅为保留业务的约2倍。轻资产运营下,盈利能力的稳健性可见一斑。

物管服务是保留业务中最为重要的板块,也定义了未来美的置业的基本底色。

美的置业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王大在介绍,保留业务整体的29亿元收入中,物管服务收入占比达60%,也贡献了主要的利润和现金流,随着后续业务的开展,物管服务比重会有下降,但预计也会保持在40%左右。“未来我们的物管服务要继续发力核心业务,就是住宅核心业务,并让服务管理延伸到产业园区、医疗、康养等领域。”王大在说道。

据了解,2024年上半年,美置服务服务合约面积9218万平方米,第三方业务占比达20%。其中非住宅业态合约面积约1100万㎡,合约收入约3.2亿元。在今年4月底,美的置业已经开始服务控股股东旗下的医院和养老院,物管业态正式从住宅业务延伸至产业园区、医疗康养等领域。

代建赛道构成增量

开发代建,是美的置业在重组后要着力构建的新业务。所谓房地产代建,是由有开发需求的委托方发起,由拥有开发能力和建设经验的受托方进行开发,最终实现共赢的一种商业模式。一般委托方拥有土地,享有项目收益,代建方则收取建设管理费。

在去年,房地产代建作为新蓝海得到了大发展。2023年,绿城管理作为代建方创造了1068亿元的合约销售金额,让业内惊叹不已。同时,典型代建企业2023年净利润率均值为23.9%,虽然较2022年有所下降,但仍远超传统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利润水平,

不过,进入2024年,当新签约规划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速已显著放缓。刘水提示称,代建代销项目管理费通常与销售直接挂钩,因此,行业下行的背景下,去化受到影响,将直接关系到代建企业的营收。同时,代建领域新入局企业增速普遍较快,但是否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尚待观察。

但是对于美的置业而言,在转型初期,其代建业务规模以及项目回款,有来自大股东的充分保障。

王大在表示,在重资产剥离后,公司原有项目的重资产在未来持续的开发待建,依然是美的置业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很好的完成控股股东对我们的委托,把项目的全链条的开发、建设、销售、物业服务做好,这是保障交付的延续。”王大在说道。

截至2024年6月30日,美的置业在建土储面积921万平方米,空地土储面积721万平方米,在重组后美的置业团队有望承接前述资源的全链条开发管理。王大在透露,按照现有土储规模结合定价标准,公司未来三年关联交易年度上限额度分别为3.4亿元、14.9亿元、13.3亿元。

而对于未来第三方代建业务的开拓问题。王大在回应称,随着逐渐把控股股东的交付任务完成,到未来行业不断出现新的机会,投控股东会选择优质的项目补充到开发建设资源,这是原有开发链条上的历史延续,品牌建设和产品力都将支撑我们,拓展第三方的开发代建业务。

王大在展望未来时介绍,“未来整个上市平台我们定的目标,营收复合增长不低于2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不低于20%,派息政策保持行业有竞争力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股价表现来看,美的置业的剥离动作受到资本市场认可。8月19日美的置业收盘涨4.51%报7.19港元/股,较宣布剥离前上涨约九成,较5.9港元/股的收购价格溢价超两成。

责任编辑: 张一帆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