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风险冲击8月全球市场,是否需要提前准备?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樊志菁2024-08-13 12:47

令人失望的美国7月非农报告一度动摇了外界对世界最大经济体软着陆的信心,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对降息的押注激增。投资者放弃了流行的日元套息交易在抛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资产价格对经济前景的信息映射复杂化。

高盛和摩根大通近期分别将衰退概率上调至25%~35%。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经历了一轮恐慌抛售潮后,是否需要对相关风险和溢出效应有所防范。

就业市场迷雾

由于招聘大幅放缓,美国7月份失业率跃升至4.3%的三年高点附近,这达到了“萨姆规则”的触发点,加剧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该规则指出,当三个月的滚动平均失业率比前12个月的低点高出半个百分点时,经济衰退正在进行。

尽管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鉴于移民和飓风贝里尔可能会扭曲数据,人们对这些数据的反应被夸大了。上周四公布的最新失业救济申请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不过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化趋势是显而易见的。职位空缺在两年前达到创纪录的1200万个后下降了三分之一。因此,失业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新的工作。尽管如此,从大多数指标来看,美国就业市场依然稳健。

与此同时,失业率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自1月以来,约有120万人加入劳动力市场。如果这些人没有立即找到工作,在找到工作之前,他们将被归类为失业者。人们通常倾向于在认为工作容易找到的时候进入劳动力市场。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上周表示:“企业并没有裁员。企业只是在放缓招聘速度。”

咨询公司TS Lombard全球宏观部董事总经理帕金斯(Dario Perkins)表示:“工资仍在增长。如果你开始看到工资增速变为负值,那会让我更加担心真正的衰退正在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缘政治、货币政策和需求乏力等不确定性扰动下,花旗集团意外指数显示,全球经济数据呈现出接近2022年中期以来最高水平的负面意外。

软着陆与收益率曲线

受到限制性货币政策影响,占到美国经济1/4的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受到了严峻考验。7月美国各地区制造业PMI依然处于荣枯线以下。而高利率推动的抵押贷款利率高企和高房价同时冲击着私人房地产交易和商业地产价值。

美联储在最近一次议息会议上释放了9月降息的信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如果通胀继续降温,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采取行动。

然而经济数据的异常波动正在发出警告。一些市场观察人士担心,美联储是否将利率维持在高水平的时间过长,这可能会损害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在经济相对强劲时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会重新引发通货膨胀,限制美联储最终能够降息的幅度。资管公司DWS固定收益和交易主管卡斯特拉波尼(George Catrambone)表示:“有理由认为软着陆仍然存在……但风险是双向的。”

降息押注导致本月初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追踪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差距的收益率曲线一度自2022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正值。虽然收益率曲线反转历来被视为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良好预测因素,但随着经济衰退的临近,曲线往往会恢复正常。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纽约联储基于收益率曲线测算的衰退概率重新回到了56%,继续处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位。

分析人士表示,信贷条件的变化可能被证明更为重要。他们指出,尽管公司债券相对于政府债券的风险溢价在欧洲和美国有所扩大,但变化还不足以表明衰退风险很高。美国银行认为,美国投资级债券和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所暗示的衰退预期大约是2022~2023年的一半。

关键大宗商品面临压力

“铜博士”上周一度跌至8700美元附近的4个半月低点,被不少机构列入衰退观察名单。

随着铜价跌入熊市,反映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第一财经此前曾报道,多重因素造成了“全球经济晴雨表”走势反转。首先,世界三大交易所注册的铜库存超过50万吨,其次全球制造业尚未有企稳迹象,第三,美国大选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多个需求场景带来挑战。此前新能源行业、电动汽车等日益增长的长期需求成为了投资者入场的理由,

油价是全球需求健康状况的另一个晴雨表,同样徘徊于年内低位。欧佩克周一下调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了14万桶/日,至211万桶/日,这是欧佩克自2023年7月公布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以来首次下调。目前全球各大机构对2024年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存在很大分歧,而欧佩克的预测仍处于行业最高水平。全球疲软的经济数据给油价带来了压力,因为市场担心经济复苏缓慢会抑制燃料消耗,这也让欧佩克产油国计划中的增产计划面临不确定性。

一位接近产油国联盟OPEC+的消息人士称,该组织仍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决定是否从10月份开始增产,并将在未来几周研究油市数据。

国际金融机构BDSwiss中东和北非首席市场策略师萨尔哈布(Mazen Salhab)表示:“交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美国经济发展及其对石油需求的影响。随着预期的显著变化,美国的货币政策方向可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市场驱动因素。”。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