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金融良性循环,是道必答题
来源:国际金融报2024-08-03 17:31

如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最近召开的上海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给出答案:体系化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体系化”一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外延广博。其中,实现产业—科技—金融三者的良性循环,当是“体系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题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更是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所在。如此题得解,功莫大焉。

没有产业的支撑,科技和金融终将是沙滩上的建筑;没有科技的先导,产业和金融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没有金融的滋润,产业和科技有如沙漠中缺水少粮的苦行者。

产业筑基、科技引领、金融赋能,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建成一个稳固高效的“铁三角”发展模式。

古今多少事,知已难,行更难。产业—科技—金融良性循环,也难逃这一古今法则。

难在哪里?首先是隔行如隔山,何况打通两座甚至多座山。产业事务者、科技工作者、金融从业人员,具有不同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人生经历和体制机制属性,KPI导向往往也不相同,让他们形成良性循环,沟通首先就是一个“拦路虎”,即使坐在同一张咖啡桌上,也常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是利益毕竟是自我为先,并且都自视不低要价不菲,要形成共赢更难,有时为了一二个百分点的利益会纠结好久。再次是生态有待优化,产业—科技—金融的大厦已很宏伟,但它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也只是一个子系统,它依赖于更大系统的友好支持。从这个意义也可看出,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重要、必要和紧迫,以及“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一针见血。

为此,首当其冲需要建立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与思想碰撞,打破壁垒,增进理解;其次要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各方在合作中都能获得合理的回报,增强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培育、服务优化等手段,为产业—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创造优质的外部环境。

当下已有一个不错的答案,就是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尤其是有些大企业本身就有强大的产业、科技和资金实力,拥有强大的研发中心、财务中心和投资基金,一院之内即可形成产业—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上述三大难点也可迎刃而解。的确,这是一个理性的好选择,应当大力鼓励,鼓励其能走多远便走多远!可是,又有两大难题随之浮现,其一,一院甚至一域之内,毕竟资源受限,天下英才,岂可一院一域尽纳。有些天才的创新,往往产生于车库、地下室,与大企业相隔甚远,他们怎么办?其二,经济史表明,大企业往往有为了保住既得市场利益而扼杀或冷藏科技创新成果的动机。

所以,产业—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既应有高效的小循环,也应有宏效的大循环。其中,形成产业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在体制机制政策配套上的大循环大融合,更具有全局和战略性意义,是一个不得不啃的“硬骨头”。

以上海为例,有专家建言,要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科创中心的协同发展,并提出了一些战略路径,比如构建产业科技金融一体化新生态,强化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完善科创型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提升金融业态活力,以金融与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增强覆盖能力,发挥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和国际的产业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资本整合、科技催化、政策引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创资源集聚作用,实现科创中心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反哺增效,并以此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发挥上海金融、产权和要素市场优势,深化服务中央企业科创型产融联动需求;创设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金融科技企业抓住金融信创机遇,提升科创成熟度、产业生态适配集成。

从国际视野看,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都在“双中心”融合协同上有比较成功的做法和成效,值得借鉴。对上海而言,“双中心”协同还只是起步,五个中心的协同发展将是一个更大的必答题,以此推论,“体系化”的文章会越做越大。

责任编辑: 阙福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