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热衷于去省城CBD商圈买大牌的小城青年们似乎变“懒”了。
面对省城大型商圈和高溢价商品带来的“审美疲劳”以及有限的预算,他们开始“转投”离家更近的奥特莱斯,或者是打开手机上的品牌特卖APP,寻找更经济的时尚购物选择。这种变化慢慢塑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消费平权的体现。
▲图:位于贵阳市清镇市的杉杉奥特莱斯广场
在奥特莱斯“微度假”的年轻人们
自从贵阳市清镇市开了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后,95后欣仪发现这几年自己去贵阳市中心购物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近给家里人添置夏装,她的首选都是奥特莱斯,顺便带孩子在里面的大型游乐区玩上半天,再与家人在人气餐厅里享用晚餐。
“以前去贵阳世纪金源、花果园这些大商场要开十几、二十公里的路,现在什么牌子都可以在家门口的奥莱买到,餐饮娱乐应有尽有,一家老小需求都能满足。”欣仪说。
同样青睐奥特莱斯的还有家住都江堰市的00后曼青。她上个月跟朋友去了两趟位于成都郫都区的佛罗伦萨小镇,把夏天需要的连衣裙、鞋包甚至泳装都“一网打尽”。相较于去成都市里的大型商场,这家奥特莱斯开车只要三十多分钟就到了,对她来说很方便。
“现在流行去奥莱‘微度假’,我们是边耍边把衣服买齐了,比大商场优惠得多。”曼青说,在太古里、春熙路逛街是潮流文化,在奥特莱斯淘大牌折扣货则是回归生活。“有时天热不想出门,也会看下唯品会,价格跟奥莱差不多,退换货很方便。”
正如青曼所言,“城市微度假”正在成为众多奥特莱斯的主打概念。除了集合大牌折扣,新兴的奥特莱斯借助大型开放式场地,将商业和文旅业态结合,举办音乐会、主题市集、艺术展览等,把零售场景包装为集购物、娱乐、休闲聚会于一体的“新生活方式”或“新消费社交中心”,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家庭光顾。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23—2024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白皮书》显示,在线下零售承压的市场环境下,奥特莱斯卖场成为最具优势的线下零售业态之一。
截至2023年末,全国现有在营业奥莱项目约239个。2023年全年新开业奥莱项目17家,销售规模约为2300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约9.5%,近50家奥莱(不含港澳台地区)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创下新高。
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奥特莱斯过去主要是购买折扣奢侈品的途径之一,一年最多去一两次,而现在奥特莱斯正在成为他们的日常购物目的地之一。
这背后,是理性消费、精明消费理念对社会消费风潮的影响。
关于消费平权的“小城青年故事”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发起过一项面向1520名青年的调查,显示89.3%的受访青年表示近两年自己的消费观发生了改变。最大的改变是买好的、更看重品质。95.3%的受访青年感到,年轻人在消费上更加“精明”了。
年轻消费者对品质和性价比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可以兼得,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在信息搜集和购物选择上耗费更多时间。奥特莱斯可以集中提供价格实惠、品质上乘的品牌折扣商品,帮助他们大大降低了决策成本,提高了购物效率。
其次,近年来奥特莱斯不断往三四线城市转移,缩短了与小城青年之间的物理距离。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新开业的17家奥莱中,有8家在三、四线城市,占比约为一半。像成都佛罗伦萨小镇、贵阳杉杉奥特莱斯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郊区,相较于核心商圈距离周边市镇更近,也避开了交通拥堵路段,对于小城青年来说更便捷。
除了奥特莱斯,同样主营品牌折扣的电商平台也吸引了更多三四线城市的年轻用户。电商平台高效的物流服务、人性化的退换货政策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更加优惠的品牌、品质商品。
唯品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95后和00后在平台的户外运动消费呈现明显增势,其中,95后、00后的防晒衣购买量同比分别增长24%、52%,网球鞋购买量同比分别增长21%、68%,自行车购买量同比分别增长59%、4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城青年走进奥特莱斯或选择特卖电商,是一种消费平权的体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过去,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存在看不见的“壁垒”:大型商超、潮流品牌和奢侈品牌汇聚于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地段,小城青年要感受最新的消费潮流,购买高品质的品牌商品,就要专门去趟省城,无法与大城市消费者拥有同样的购物体验和机会。
而奥特莱斯和特卖电商让小城青年可以快捷地购买到所需的品牌、品质商品,减少了因地域和时间差异带来的不便,带来了空间、时间、价格、品牌、体验等方面的平权,也让品牌、品质消费覆盖了更广泛的群体。
关于消费平权的“小城青年故事”还在续写中,对市场来说,新的商业机会也许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