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助推集采药品进药店,院外零售市场业绩承压如何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林昀肖 实习生 张雅琼2024-07-18 07:59

近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文称,2024年7月4日-5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带队赴贵州、广西调研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关工作,实地考察基层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了解集采药品进基层、进药店和集采结算情况,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

施子海指出,要大力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积极鼓励引导集采药品进药店,创新探索药店参加集采的有效方式,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让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医药营销专家黄伟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集采药品进药店是一种趋势,该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使广大患者能够享受到集采的红利,购买到性价比高的集采产品,同时实现院内院外的政策同步。

集采药品进药店的加速推进,也将逐渐影响院外渠道市场,尤其是大型连锁药店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医保集采与大型连锁可以理解为强强合作,院外渠道市场有业务量大增长的长期趋势。

但同时,黄伟文也指出,零售药店也会面临一些挑战,短期内会造成连锁药店的客单价降低,虽然销售规模会有所提升,但利润会出现下降。

近两个月来,多个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较大的事件接连出现,相关政策也随之出台,如5月底国家医保局约谈一心堂、《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的印发,以及7月1日北京市推行“线上购药医保个账支付”等。同时,主要上市连锁药店也面临股价下滑和业绩下降。

面对医保政策变化下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当前大型连锁药店的发展,仲崇明认为,集采结果、承接集采的药店渠道、药店全方位经营,都必将经历“先降后调”,“稳基再生”。药店在医改、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抬升,也亟待降本增效提质,对药店准入、销售、使用、报销、随访等有体系化的想法与做法。

集采红利进一步释放,规范院外市场

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强调集采药品进药店,国家医保局在今年也已多次提及“加强零售药店管理和集采参与积极性”。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文件指出要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在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到500个。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是今年国家医保局的重点工作。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集采药品进药店明显提速。近日,业内流传一份由江西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发布的红头文件,名为关于征求《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向省内各市医保局下达了征求“拟在全省范围开展集采中选药品进零售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行动”意见的指令。目前,已有媒体向江西省医保局确认该文件真实性。

方案中对集采药品“三进”行动的实施步骤、负责单位、涉及单位范围、药品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统一发布《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产品目录》,并动态更新,各辖区可以从上述《目录》中自行确定产品,原则上不少于100种,并实行动态调整。

近年来,集采药品进药店不断推进,除江西省外,自2021年以来河南、江苏、新疆、山东等地都已进行较大范围的试点推广。

对于近期集采药品进药店推进的特点,仲崇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是多省份继续分别探索,对于落地节奏、加成率要求等合作管理细节各有特点。结合辅助生殖进医保2024年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不排除下一步各地推进集采药品进药店的整体覆盖和节奏会明显加快,做到全国网络化、一盘棋。

其次,在职工医保个账和门诊统筹共济新政下,一些慢病药品被集采后,落选产品在零售药店呈现价高、量大的社会现象,已引起医保部门、社会舆论关注。在集采药品进药店推进下,对上述现象的冲击、稀释预计会逐步出效果。

此外,包括医保定点药店在内,许多统筹区在试点推行医保信用体系建设,基金监管、飞行检查、支付管理对医保定点药店、门诊统筹药店的能力覆盖更强。

集采药品进药店的加速推进,也将对院外渠道市场尤其是大型连锁药店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仲崇明认为,医保集采与大型连锁,两者可以理解为强强合作,一方有经营主体、业务规模,一方有战略购买、终端价格。院外渠道市场有业务量大增长的长期趋势,特别是对于一些适合走院外渠道的大宗产品来说,适应深化医改。

“大型连锁药店只有一条发展通路,就是大而强,结合新医改有战略理解和新探索,以客户为中心,打开视野。以一些地方探索的便民药事服务站为例,大型连锁药店有优势从卖药,率先开赴综合客户服务,拓展成体系。”仲崇明分析称。

黄伟文认为,在该政策推行下零售药店也会面临一些挑战,这是由于部分连锁药店售卖医保产品的价格偏高,产品零售价格院内院外差距较大,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而集采药品进药店的进程,也是国家治理院外医保产品价格的表现,推动院内院外医保产品价格同步,短期内会造成连锁药店的客单价降低,虽然销售规模会有所提升,但利润会出现下降。不过同时,集采药品对药店而言也是一种引流产品。

“紧箍咒”下需做好顶层设计

近两个月来,大型连锁药店的日子也并不太平。根据同花顺数据,自5月下旬起,包括8家主要上市连锁药店的药店板块指数(884300)持续下跌,该指数从5月22日的最高9829.62点下降至7月17日的6438.25点,跌幅超过30%。

伴随股价下跌的是业绩预减,在主要上市连锁药店中,7月9-12日,一心堂、健之佳和第一医药先后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一心堂与健之佳均预计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一心堂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亿元—3.4亿元,同比下降32.63%—48.04%;健之佳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减少9209万元—9809万元,同比减少58.25%—62.05%。

第一医药虽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50.93%—216.39%,但同时,也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5.89%—74.42%。第一医药也指出,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主要是本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收到房屋征收补偿款。

关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三家上市公司普遍指出,近年新开门店数量大幅提升,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加,同时市场及竞争环境加剧。此外,健之佳方面也称,医保个账减少及统筹医保落地滞后、医保强监管等因素影响,使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承受增长停滞或下滑压力。

今年5月以来,多个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较大的事件接连出现,相关政策也随之出台,大型连锁药店或将面临一定的冲击和不确定性。

5月24日,国家医保局对一心堂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根据通报,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有行业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零售药房在合规运营中存在漏洞,包括虚假开药、以非药品代替药品销售、超量开药,以及购销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同样在5月底,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印发《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要求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进行比价。据了解,目前陕西西安市、咸阳市,广东深圳市、江苏徐州市等多地医保局已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

同时,医保支付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线上药品零售市场。在7月1日,北京市“线上购药医保个账支付”服务正式上线,北京市参保人员可在京东、美团购药平台线上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买非处方药品。继上海、广东等地后,北京也加入了“线上购药医保个账支付”队伍。

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的推广,将进一步刺激医药O2O市场规模的发展,但也使线下零售药店面临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黄伟文认为,线上医保购药对线下连锁药店冲击很大,首先,是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药店货比三家选择药品;其次,在药品价格上,线下连锁药店难以与线上药店竞争,相比线上药店,线下药店有两项成本很难消化,即人力资源成本和房屋租赁成本。

“未来随着线上医保购药逐渐在全国放开,由于缺乏比较优势,线下连锁药店的生存发展将会承压前行。”黄伟文指出,“同时,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对线下连锁药店而言,医保就像一道‘紧箍咒’,在医保政策严管下会越来越紧,在多重因素下,药店的生存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当前行业现状下,大型连锁药店如何应对医保政策变化下的机遇与挑战?

黄伟文指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并规范相关医保管理,遵守相关医保管理制度。另外,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脚踏实地,否则一些错误的做法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国家对药店医保资金使用进行严管,也是为了更好推进医药分家的步伐,从长远而言,一旦实现医药分家,对连锁药店尤其是大型连锁药店是利好的,而目前连锁药店仍处于阵痛期。”黄伟文说。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