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高!黄金上涨势头能否持续?
来源:期货日报作者:董依菲2024-07-18 07:40

金价又爆了!

7月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上行,本周三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内盘沪金也攀升至阶段高位。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板上钉钉,美国选情也对盘面产生一定扰动,后续黄金拉升态势能否延续?

金价攀升背后有哪些利好驱动?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宏观首席分析师徐颖告诉记者,本月金价重拾涨势,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6月非农就业报告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降温,同时6月CPI同比回落至3%,低于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三季度市场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关注度显著增加,经历过首轮电视辩论以及特朗普“遇刺未遂”事件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增加,市场对其政策预期看法也助推了金价上涨。

“6月以来,美国多项经济数据走弱,特别是6月服务业PMI大幅不及预期;非农失业率持续攀升且CPI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反映出美国经济韧性边际走弱,通胀黏性有所下降,为降息打开了空间。”金瑞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吴梓杰说。

此外,徐颖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的证词暗示美联储即将开始降息,市场降息预期不断强化,9月预计降息25BP已充分被定价,甚至预期7月就可能降息。

“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公开发言以及6月FOMC纪要都显示目前美联储对通胀进展较为满意,多数官员认为不必等到通胀回落至2%即可开始降息。”吴梓杰表示,美联储已经将关注重心转向就业市场,如果就业市场进一步变差,可能直接触发降息条件。美国经济韧性走弱以及美联储态度转变带来了鸽派政策预期的持续发酵。

“可以观察到,本轮国际金价的反弹启动于6月27日美国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之后,在首场辩论中特朗普占优。”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贵金属研究员钟俊轩表示,在财政政策方面,特朗普主张降低企业税收,期望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特朗普政府曾于2017年推出“减税和就业法案”,在其上一任期中美国财政赤字扩大,这也是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驱动因素。目前,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领先,加大了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扩张的预期,国际金价也强势上涨。

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开启首次降息

“基于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表态以及美国通胀数据,美联储很有可能会在9月份进行首次降息。”钟俊轩表示,从美国总体经济结构来看,个人消费支出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占比较大,而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五个月出现下降。同时,美国6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值仅录得0.2%,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受到超额储蓄耗尽的影响,美国居民消费已显著转弱,再结合美国通胀持续缓和的情况,美联储有理由在9月份步入实质性的降息周期。

徐颖亦表示,目前美国CPI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美联储官员们对“抗通胀”的表态也更加乐观,美联储9月宣布降息基本“板上钉钉”,对此市场已经有充分的预期,而后续的降息空间和路径让大家更为关注。从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看,她认为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或在2到3次,而2025年将继续降息,货币政策转为宽松周期。

在吴梓杰看来,尽管近期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边际走弱确实为降息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但是目前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并不大,劳动力供需矛盾也并未完全缓解。美联储降息的目的,一是为了推动经济“软着陆”,二是为了修正美债利率长短端倒挂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重要性高,但是紧迫性并不强。

他表示,过早降息仍可能带来通胀预期反弹的风险,因此9月降息的确定性仍存疑。同时,推动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和修正利率倒挂,降息2次或足以满足要求。因此,他预计今年美联储并不会连续大幅降息,年内1到2次或已经足够。

贵金属后市怎么走?

“目前外盘金价已经再创新高,内盘金价也接近前期高点,但是内盘黄金相对外盘黄金的溢价明显收窄,国内供需紧张的格局将有所缓解。”短期来看,徐颖认为,市场对基本面宽松预期和风险事件的定价已经较为充分,贵金属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增量信息才能有更强的上涨动能,预计后续市场波动将增加。

从美国大选角度来看,钟俊轩表示,当前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占优,其在访谈中明确表达了“宽财政”的政策取向,意图降低美国企业税收实现制造业回流,同时特朗普在上一任期中曾推行针对美国居民的减税计划,以上政策倾向均不利于控制美国财政赤字规模。此次特朗普选举优势所产生的宽财政预期将持续为国际金价带来支撑。

短期来看,吴梓杰预计贵金属价格仍有上行空间,美联储鸽派的降息预期仍有一定的发酵空间,市场乐观情绪或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不排除黄金价格进一步突破新高。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落地、美国经济走弱以及全球主权国家债务超发、全球政治经济系统性风险提升等因素都对金银价格起到了长期利好支撑,将在未来驱动金银价格形成趋势性上涨。

“近期白银价格走势明显偏弱,在黄金突破历史新高的情况下,白银尚未突破5月的高点,造成金银比持续上涨。如果黄金价格继续保持强势,则白银价格存在补涨的机会。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美国的就业数据以及通胀数据,以判断美联储政策走向。”吴梓杰补充道。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