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到保险业!险企加速推进数智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邓雄鹰2024-07-09 15:54

审计数字劳动力、车险在线理赔助手、寿险代理人智能助手……近日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智造数字劳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保险论坛上,中国太保对外发布了一系列数字劳动力实验室最新成果,以及在关键业务领域实施的创新应用展示。

这是人工智能(AI)在金融行业加速落地应用的一个缩影。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表示,金融业作为数字化需求强烈的数据密集型行业,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力的重要场景之一,金融业的数字化升级,已经进入到数智化阶段。

此外,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阳光保险、众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

保险行业的数智化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大模型技术的崛起标志着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副主任张奇表示,围绕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包括长文本、跨语言、多任务、精准语义表示,这些与场景和产品结合会产生巨大价值。

俞斌介绍,当前,中国太保新一轮“数智太保”规划(DiTP)正加快推进,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数智化能力。在此轮规划中,大模型占据重要位置。

“我们通过深化与华为、科大讯飞等科技型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建设保险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的支撑千亿级大模型的全信创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大模型平台训练和推理效率,将大模型训练成为保险产品专家、数学专家、医疗专家、财富规划专家等,在保险营销、客户服务、理赔运营、风险管理等保险经营价值链上打造出一系列数字劳动力,促进降本增效和模式创新。”俞斌说。

大模型技术与保险在底层逻辑上存在的天然契合性,丰富的应用场景使得保险成为大模型技术的绝佳应用领域。数字劳动力是大模型在保险业运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中国太保数智研究院首席AI专家徐国强看来,数字劳动力需要具备完成端到端服务的能力,以及能够通过慢思考解决具体专业问题。他表示,公司的总体目标是希望建设保险领域的数字劳动力来突破人的效率瓶颈和能力瓶颈。

目前,数字劳动力已经在太保的审计中心、车险在线理赔、寿险代理人销售、健康险理赔等环节开展作业。例如,太保集团审计中心已部署审计数字劳动力,覆盖250名审计人员,显著提升审计效能和质量。为应对车险在线理赔量增长,中国太保产险利用大模型agent解决高自由度场景客户服务难题,改善线上理赔效率。目前已应用于部分区域的在线查勘业务中,与线上理赔人员一起为客户提供服务。计划年底覆盖150名作业人员,日处理案件能力提升10% 。

据介绍,中国太保将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保险生态的深度应用,利用大模型技术优化风险评估、理赔流程、产品定制、营销策略、产品创新、合规管理及客户体验,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智能化体系。计划至2025年底,完成11个数字劳动力岗位的建设,覆盖万名员工,预期劳动生产率提升超过30%。

多家险企正加速推进

除了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阳光保险、众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

例如,阳光保险集团于2023年初启动了“阳光正言GPT大模型战略工程”,建设了以GPT大模型为核心技术能力的阳光正言大模型开放平台。一方面该公司与多家外部大模型技术进行链接;另一方面在开源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注入阳光保险的知识和数据,构建GPT技术底座,建立保险专业垂直领域能力,实现集团、产寿各条线的全应用覆盖,引领该公司智能化升级。

中国人保通过自建人工智能算法团队,深入大模型技术研发,并在代理人赋能、智能客服等场景试点应用。例如,2023年11月6日,中国人保在北京举办“科技赋能民生、人保慧致未来”科技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分为“智慧万方-应用场景”、“科技绿洲-科技底座”和“保惠无垠-未来蓝图”三个篇章,共发布10项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中国人保的最新科技发展。当日发布的“数智灵犀一人保大模型”是人保首个专属问答领域大模型。

众安保险基于AIGC类大模型的能力,结合保险业务经验,自主研发了AIGC中台——灵犀,并支持把企业内部应用工具包装成大模型插件,提升了产品易用性,实现了内容运营平台、经营分析平台、智能座席助手等多项工具的迭代升级。

2023年底发布的《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2023)》认为, “目前来看,国内保险行业还在处于摸索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落地的初级阶段,海外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将AIGC嵌入到承保、理赔、审核等多个保险业务流程中。”信息技术研究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5年,AIGC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350亿美元,其中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将占该市场的25%。

人工智能在应用落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如何在AI应用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合规和安全,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有不少人士认为,AI本身需要通过大量数据来进行训练,数据的合规性使用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达成共识,在数据方面,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数据分别管理制度,确保敏感数据不会投入使用中;在技术方面,需要选择一些基于安全互信方案,确保数据安全性和模型的私密性。

6月召开的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表示,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设备的普及、大数据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保险公司的风险识别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可以采取更精准、个性化的定价,从而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险”。他同时认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保险定价,可能导致部分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保费过高,无法通过保险进行风险转移,造成新的金融排斥。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把握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关系,既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又要防范技术不当应用影响社会公平,尤其要避免大数据及算法歧视。

校对:刘榕枝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