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涨价!一个月飙升近50%!什么情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季媛媛 闫硕2024-06-28 08:53

在中药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之后,维生素市场也传来了涨价的消息。

近年来,维生素市场一度表现不振,价格多次跌至较低水平。然而,自今年初以来,维生素价格呈现逐步回升趋势,尤其自6月份以来,价格已基本回升至往年的平均水平。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6月27日,维生素D3市场均价为82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5.13%,较上月上涨49.09%。维生素D3厂家持续停报,经销商市场惜售看涨情绪愈加浓厚。目前经销商市场价格行情较为混乱,但总体对后市看涨情绪较高,惜售态度强烈,目前多数暂停报价,少量参考接单价上涨至80—85元/公斤,后期市场实际成交量能否随之攀升,需继续观望。后期厂家报价看涨,经销商市场行情预计随之上行调整。

二级市场上,受近日涨价影响,6月25日,维生素概念股震荡走强,其中兄弟科技、浙江医药涨停,花园生物、民生健康一度涨超10%,新和成、金达威、振华股份等跟涨。

此外,维生素价格数据显示,6月27日,花园生物饲料级水溶性维生素D3报价达100元/公斤,新和成、国邦等饲料级水溶性维生素D3报价为95元/公斤。花园生物、新和成、国邦等饲料级维生素D3报价也已达90元/公斤。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维生素D3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国家新标准的实施、供给受限而需求却在增加、市场存在惜售情绪、寡头市场格局等,此外,也受国际海运费用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至于维生素D3的涨价是否会持续,这取决于上述提到的因素是否持续存在。维生素D3价格的上涨也可能对其他维生素品类的价格产生影响,尤其是那些与维生素D3在生产和应用上有相似之处的品类。”邓勇说,此次维生素概念股的震荡拉升与维生素D3价格的暴涨有一定关系,未来,维生素D3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使投资者对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由于维生素D3行业的集中度较高,价格上涨可能会使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受益更大,从而影响行业格局。

价格回升

维生素D3是人和动物生长必须摄取的微量有机物质,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

实际上,饲料级维生素D3产品市场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主要体现为行业产能增减变化及产品价格涨跌。纵观过往数据,近三年维生素D3的均价在68元/公斤上下浮动,其中,2021—2022年价格曾在100元/公斤以上,而2023年维生素D3产品价格低位运行,持续在50元/公斤上下。

今年以来,维生素D3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单月上涨更是接近50%,目前已恢复至近年平均水平,厂商业绩同比改善确定性高,但较高点仍有差距。

对于此次维生素D3价格的上涨,邓勇认为,国家新标准规定维生素D3油的起始原料为羊毛脂胆固醇,限制了脑干胆固醇的使用,导致羊毛脂成为生产维生素D3的唯一合法来源原料,这使得胆固醇及下游维生素D3供给减少,加速了涨价;维生素D3下游需求超过80%用于饲料,随着三四季度家禽补栏量上升,下游需求持续好转,供需矛盾加剧下维生素D3行业景气度提升,推动价格上涨;此外,维生素D3行业集中度高,CR3约为80%,价格一旦上涨,行业内龙头企业最先受益,这种市场格局可能也是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

“此外,国际海运费用上涨也可能会影响维生素D3的价格,比如新和成集团因国际海运费用上涨,对饲料级维生素E50%产品实施了出口报价的显著上调,这一调整后的价格相较于国内外市场报价均出现了显著的涨幅,彰显出维生素E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与竞争力,也可能间接影响到维生素D3的价格。”邓勇补充道。

需求改善

实际上,进入2024年,多种维生素价格也都开始上扬。根据同花顺iFinD,截至6月24日,2023年维生素A单价为88元/千克,较年初增加21.4%;维生素E单价为74元/千克,较年初增加25.4%;维生素B1单价为185元/千克,较年初增加33.6%;维生素B6单价为147.50元/千克,较年初增加4.6%。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各方面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饲料需求仍较弱,但是环比逐步改善,有望带动维生素消费需求增长。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饲料工业协会发布的样本企业数测算,3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460万吨,环比增长24%。另外,据秣宝网饲料产业大数据,3月饲料产量和需求恢复性增长,且4月上旬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加强。

花园生物主要生产饲料级维生素D3及食品医药级维生素D3,拥有维生素D3年产能3600吨,根据其2024年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收3.30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76.41%。

此前,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新和成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维生素D3今年市场行情都不错,随着下游养殖行业复苏等综合因素的催化,这个价格也在逐步上涨。对于维生素D3业务,上述人士表示,从年初到现在差不多是满产满销,整体销售情况都挺好的。对于毛利率方面是否会提升,该人士称:“价格涨起来也是我们的利润了。”

邓勇表示,需要关注的是,维生素D3的涨价也会对下游企业产生影响,尤其是那些依赖维生素D3作为原料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如果下游企业不能将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他们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此外,价格上涨和供应不确定性可能会促使下游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原材料采购策略。

“无论是维生素厂家还是下游企业,面对维生素价格的剧烈波动,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

为了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企业可以寻找或开发多个原材料供应源;

在风险管理方面,通过期货合约、期权等金融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还要注重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以分散市场风险;

此外,企业要持续投资于研发,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邓勇说。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