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新赛道 武汉奋力冲击“自动驾驶第一城”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春媚 安宇飞2024-06-28 06:54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安宇飞

江城傍晚,一辆头顶激光雷达的白色汽车驶出落日余晖洒下的光幕,稳稳停在记者身前,仿佛一位头戴礼帽的“白衣骑士”。车门打开,驾驶位竟空无一人,这是一辆百度Apollo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从武汉沌阳大道地铁站去往酒店的15分钟车程里,这辆无人驾驶车仿佛拥有一颗“聪明的大脑”,灵活应对晚高峰时行人穿行、车辆变道等复杂路况。

用小程序下单打一辆无人驾驶车出行,这样的场景在武汉已经是随处可见,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覆盖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保持全国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

业界的一个普遍观点是,汽车产业竞争的“上半场”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角的电动化,“下半场”则是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化。作为新质生产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成为城市间竞逐的新赛道。这其中,武汉是令人瞩目的领跑者。从传统的汽车工业重镇向“自动驾驶第一城”的奋力一跃中,武汉做对了什么?还需克服哪些挑战?证券时报记者最近来到江城,探寻其中的发展密码。

攻克“安全+成本” 城市自动驾驶车成为现实

自动驾驶车要在一座城市实现商业化落地,需要攻克的两大关键难题是安全与成本。

首先是安全。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十年以来,公司始终秉持“安全第一”。在攻克安全难题的过程中,大模型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年5月,百度Apollo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全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据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徐宝强介绍,这一模型由感知大模型、规划大模型等共同组成,可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

以其中的规划大模型为例,通过从海量的驾驶数据中识别筛选优秀的驾驶行为数据,持续更新序列模型,百度自动驾驶车实现了强交互场景下更完备的安全处理能力。例如,在密集车流中,能够通过摆动车头贴线、逐步试探等实现变道汇入;在有几率出现鬼探头障碍物的动态场景中,能够结合环境信息放慢车速,预留更充分的反应时间……“正是依靠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应用实践,萝卜快跑攻克了武汉的复杂道路场景,实现了武汉城市更大范围、全时空场景覆盖。”徐宝强说。

其次是成本。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表示,成本侧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整车成本、营运成本、服务成本。整车成本方面,今年5月最新发布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车整车成本相较于五代车下降60%,每辆价格为20万元。营运成本和服务成本方面,随着萝卜快跑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完成建设,以及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和人车舱效率的持续优化,两项成本都有了大幅下降。

以营运成本为例,陈卓告诉记者,百度Apollo拥有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车自动运营网络,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动”两字。例如,在车辆出库方面,只需要云端一键下发指令,即可完成车辆自检和自动出车,随后车辆自动调度到运营区域;在电量补充方面,第六代无人车采用换电模式,车辆会根据服务状态、位置信息、电量情况,被自动调度到换电站完成换电,从而实现人工零介入。

安全可靠,是自动驾驶车能够上路的前提;成本可控,才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商业化提速,让自动驾驶车加速驶向城市的大街小巷。陈卓还记得2023年初,“每辆车跑一天都要亏不少钱”。而到今年年初,萝卜快跑营收已经增长了不少,亏损也减少了一半,正努力向收支平衡的目标靠近。

坐拥“车谷+光谷” 武汉汽车工业的必然一跃

为什么是武汉?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百度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萝卜快跑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众多城市中,武汉作为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为其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沃土。

浩荡蜿蜒的长江,将武汉划分为长江以北与长江以南两个区域。长江以北,以“中国车谷”著称的经开区集聚了14家整车厂和1200余家零部件企业,东风本田、东风悦享、岚图汽车等一批知名汽车品牌在此云集;长江以南,被誉为“中国光谷”的东湖高新区,以光通信、芯片、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光芯屏端网”产业在此蓬勃发展。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要造一台“聪明的车”,还要打造“智慧的路”,布局“强大的云”,将车辆、道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连为整体。武汉坐拥车谷与光谷,兼具硬件与软件优势,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可以说是这个汽车工业重镇的“必然一跃”。同时,在传统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自动驾驶作为新质生产力,也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了助力和支撑。

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武汉冲击“自动驾驶第一城”的核心优势。目前,武汉已集聚东风悦享、百度、小米、亿咖通、华砺智行、芯擎科技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100多家。亿咖通是一家“深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全价值链的科技公司,在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高阶智驾芯片等领域皆有布局。“武汉的产业集群让我们在这里找到更多的产业资源,得以高效扎根,快速成长壮大。”亿咖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值得注意的是,亿咖通在2021年曾获百度投资,双方在智能座舱、车载系统等方面已达成深度合作。

其次,武汉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及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武汉市政府对自动驾驶产业给予了大量支持,开放了大量的测试道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试体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记者表示。2021年,武汉入围首批全国6个“双智”(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近两年来,武汉加快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在全国率先发布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政策,实现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多个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场景的全国创新突破。

作为在武汉经开区成长壮大的企业,主营车路协同业务的华砺智行深度参与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一期、二期项目建设,负责车联网通信设备和相关软件平台搭建。“106公里的智能化道路,形成1800多个由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气象和道路环境检测器等组成的感知网络,覆盖全区160平方公里范围的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全域智能路侧终端和整体系统由我们提供。”华砺智行有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武汉市政府对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仅涵盖了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等方面,还注重打造产业生态,吸引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武汉还建设了多个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公司车路协同技术的测试应用及全面验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次,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枢纽城市,拥有庞大的交通网络和复杂的交通状况,为自动驾驶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华砺智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城市出行到物流配送、从公共交通到特殊车辆运行,武汉丰富的应用场景不仅能促进技术的验证与优化,还有助于推动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最后,武汉高校众多,智力资源丰富,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不仅如此,政府相关部门还积极帮助我们持续吸纳人才,解决优秀员工的子女入学教育问题,让更多人才愿意来到武汉,在这里扎根发展。”亿咖通有关负责人表示。

直面“挑战+机遇” 竞逐自动驾驶全球高地

尽管武汉在自动驾驶领域多项指标已经领跑全国,但自动驾驶车尚处在发展初期,与城市原有交通体系的磨合存在一定“阵痛”。在武汉,萝卜快跑“早晚高峰车速较慢”等问题也曾遭到市民投诉。郑磊认为,武汉作为“吃螃蟹”的城市,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仍存在技术、法规等多方面问题,技术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化、安全化和可靠性,法规方面则要以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市民出行权益保驾护航。

“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还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智能,依然需要大算力的突破,在线控平台、集中式域控制器等方面发力。同时需要增强‘车路云’的协同,让车与车互动起来,不再只是单车智能,还要实现车与路的‘连接智能’,让城市的每一个信号灯和摄像头都与汽车联系在一起,时刻告诉汽车前方有没有障碍物,红绿灯情况如何。”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发展将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保障。

不过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自动驾驶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根据汽车咨询机构埃信华迈(IHS Markit)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其中无人驾驶出租车占比将达到60%,即1.35万亿元。

以“武汉+百度”的合作为蓝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或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一条路径。IHS Markit的报告中提到,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主要参与者将集中在2—3家服务供应商,头部服务商或超过40%的市场份额。林示表示,武汉与百度的深度合作与探索,双方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旨在形成可以复制的样板,抢占自动驾驶产业高地。对百度来说,可以把“百度+武汉”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城市,对武汉来说,其自身是老牌汽车工业重镇,拥有汽车产业链优势以及东风等车企,也能很快实现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变现。

从全球范围来看,为争抢未来“头部服务商”的地位,谷歌和特斯拉等多家企业都已经有所行动。近期,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部门分拆而来的Waymo公司正加速布局洛杉矶、圣马特奥等城市。今年4月,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实现了全自动驾驶累计行驶10亿英里(约16亿公里)的成绩,将于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

许多国家也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开启绿灯”,如英国的《自动驾驶汽车法案》在今年5月得到英国皇室批准,预计自动驾驶车辆将于2026年在英国道路上顺畅通行,并将释放高达4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856亿元)的行业潜力。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在加速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自动驾驶产业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郑磊认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要想傲立于世界之林,还需要在技术、法规、安全、成本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武汉为“领头羊”,引领全国自动驾驶产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