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盛宴:“海陆空”广覆盖 科研水平高精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安宇飞2024-06-28 06:54

证券时报记者 安宇飞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之上,“复兴号”高速列车如钢铁巨龙般跨越山河;离岸约150公里的茫茫海上,40层楼高的庞大海上油气田“深海一号”傲然矗立;深邃无垠的太空中,一颗颗北斗卫星环游于璀璨星河之下……这些闪耀于“海陆空”的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近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获奖项目,其中既有“复兴号”高速列车这样的大国重器,也涵盖电动汽车、海上风电等行业的前沿科技,一大批上市公司的身影浮现其间。

据记者观察,本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大国重器和新能源产业成为“获奖密集区”。在这些行业里,分别有哪些上市公司获奖,带来了怎样的技术突破?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大国重器立于“舞台中央” 实现“海陆空”全覆盖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由“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斩获,主要完成单位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和上市公司中国中车及其旗下的多家公司等。

国铁集团表示,“复兴号”高速列车突破了运行阻力、能耗、噪声、平稳性等方面的一系列世界难题。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科技攻坚和强大的人才团队。以中国中车为例,目前其拥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卓越工程师以及超过2500名技术专家。2023年,中国中车研发总投入达148.13亿元,同比增长11.44%。

除了穿梭于平原山川之上的高铁,在浩瀚大海之上亦有大国重器崭露锋芒。由上市公司中国海油主导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据中国海油介绍,该项目历经10余年攻关与实践,创新了“内胆式”立柱储油等四项核心技术,研发出世界上首座十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建成了1500米水深“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示范工程,引领了我国深水油气装备产业链发展。

如果说“深海一号”像孤悬海上的明珠,那么港珠澳大桥则是串联起珠海、香港、澳门三个城市的海上长龙。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中,“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项目获得一等奖,背后涉及上市公司中国交建以及中国中铁和中国重工旗下公司。在这一项目中,中国交建及所属单位负责港珠澳大桥超过70%的建设工作,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联合体牵头方。

不仅是海洋和陆地,在遥远的太空之上,也有大国重器如星闪耀。在本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星载铷原子钟技术实现与应用”和“北斗高精度实时融合监测技术与重大工程应用”均获得了二等奖。其中,后者的主要完成单位包括上市公司华测导航和中国中铁的旗下公司。

以“高精尖”的技术形成“巨无霸”的大国重器,一家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推动了我国陆地、海洋、太空的重大工程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

锂电池产业链全面开花 成为科技发展新势力

在本次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里,电动车、锂电池相关项目占据了重要位置,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新势力”。

从获奖目录来看,比亚迪牵头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平台自主研发与大规模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比亚迪方面表示,该项目从刀片电池、自主SiC、新一代电动汽车整车平台等领域,开创了电动汽车整车平台化设计国际新路线。

而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占据重要地位。“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由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宇通客车等上市公司和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除此之外,锂电池产业获奖的还有“锂电前驱体反应结晶新装备开发及高端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等5个项目,涉及华友钴业、星源材质等多家产业链企业。

从获奖情况可以看出,中国锂电池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单独一家企业的强大,而在于整个产业链形成的合力,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制造商,到星源材质、华友钴业等电池材料企业,再到下游比亚迪等车企,从上到下的产业集群建设和技术迭代共同形成了中国锂电池产业的“护城河”。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锂电池领域具备强大的成本和规模优势。”

新能源各行业“登台唱戏” 塑造全球竞争力

除了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之外,海上风电产业相关项目也成为了“获奖密集区”:由明阳智能、中天科技、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公司完成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由时代新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公司完成的“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两大项目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同时,光伏产业也有项目获奖。由隆基绿能、美畅股份、有研硅完成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45.5GW,其中中国占比高达62.77%。

从陆地到海洋,从锂电池和光伏再到海上风电,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