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降!降!年内近百只基金宣布降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吴琦2024-06-26 18:40

基金不断加大降费力度。

公募基金降费脚步并未停歇,6月份以来已有10余只基金产品宣布下调基金管理费率。全年来看,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已有93只基金下调基金管理费率,85只基金下调基金托管费率,两者均有下调的基金数量为65只。

产品同质化被认为是基金主动降费的深层次原因。部分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的基金迫于销售机构、投资者等压力,选择调降基金的费率。

当然,也有不少迷你型基金出于“保壳”目的,通过降低管理费率提升产品在同类型产品中的竞争力。

又有多只基金宣布降费

6月25日,兴业基金宣布,自2024年6月25日起调整兴业聚惠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并相应修改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的相关内容,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6%调整为0.4%。

兴业聚惠混合型基金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最新规模仅为1.01亿元,年内收益率为3.28%。

与上述基金类似,6月份以来已有10余只基金产品下调基金管理费率。

工银瑞信基金公告称,为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经与基金托管人招商银行协商一致,决定自2024年6月21日起,调低工银瑞信红利优享基金的管理费率,工银红利优享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1%调整至0.6%。工银红利优享基金是一只红利主题基金,最新规模为4.77亿元,年内收益率为22.81%。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基金一年多以来第二次下调管理费率,2023年5月,该基金曾将管理费年费率由1.5%调整至1%,托管费年费率由0.25%调整至0.2%。经过此次降费后,该产品管理费率已达到主动权益类红利策略基金产品的最低水平。

新华丰利债券型基金决定自2024年6月20日起降低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管理费率由每年0.7%下调为0.3%,托管费率由每年0.2%年下调为0.1%。该基金为一只含权债券型基金,最新规模仅为0.24亿元,年内收益率为9.07%。

6月21日,长城基金决定自2024年6月24日起降低长城久益灵活配置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率和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其中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1.2%调整为0.4%,基金的托管费年费率由0.2%调整为0.12%,0.4%的管理费率已经是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最低。

6月21日,为更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鹏华基金决定对鹏华普利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率、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率进行调整,自6月21日起,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35%调低至0.25%,基金C类基金份额的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30%调低至0.15%。鹏华普利债券型基金由鹏华基金固收名将刘涛管理,最新规模为17.16亿元,年内收益率为1.78%。

国融基金宣布,自6月20日起,降低国融融君灵活配置基金的管理费,由每年1.2%调低至0.8%。该基金最新规模为0.04亿元,已经连续4个年度业绩亏损。

年内近百只基金产品降费

2023年7月,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公募基金行业掀起降费大潮,几乎全部的公募机构均发布了降费公告,涉及降费基金产品数量约占全市场数量的三分之一。这是公募基金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降费,降费力度也为历史之最。

整体而言,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普遍从1.5%降至不高于1.2%,托管费率普遍从0.25%降至不高于0.2%。此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也是公募基金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费率调整。

在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普遍降至1.2%、托管费率降至0.2%后,基金降费脚步并未停下。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已有93只基金下调基金管理费率,85只基金下调基金托管费率,两者均有下调的基金数量为65只。

偏债类基金是今年基金降费的主力军,其中28只债券型基金宣布下调基金管理费率,13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下调了基金管理费率。目前,债券型基金数量超过3600只,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17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下调了基金管理费率。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3只被动投资型基金和8只FOF型基金下调了基金管理费率,基金费率已处于极低位置的货币型基金中,也有4只基金降低基金管理费率。

产品同质化被认为是基金主动降费的深层次原因。部分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的基金迫于销售机构、投资者等压力,选择调降基金的费率。“适当的同质化竞争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但过度的同质化加剧了投资者的选择风险,也可能带来恶性竞争,并给基金管理人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增大行业内耗。”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基金管理人来看,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和红土创新基金各有7只基金降低基金管理费率,鹏华基金和天弘基金则分别有5只和3只基金降低基金管理费率。

不难发现,今年以来近百只基金的降费行为多数是市场行为。

有不少业绩表现稳定的基金产品宣布下调管理费率。公募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降费增加产品竞争力,在让利投资者的同时,希望通过持续营销提升产品规模。

部分基金则是因为基金经理发生变更,投资策略也相应有较大变化,如一些基金公司对一些产品定位进行了战略调整,灵活配置型基金的风格由偏股调整为偏债,其费率必然也会作出相应调整。如长城久益灵活配置基金为一只主动权益型基金,最近几个季度投资组合中股票市值占比均超60%。不过,今年6月18日,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现任基金经理比较擅长债券类,该产品的投资策略或有较大变化。

当然,也有不少下调管理费率的基金为规模较小的迷你型基金。或许是出于“保壳”目的,不少迷你型基金通过降低管理费率提升产品在同类型产品中的竞争力。具体来看,共有43只基金管理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九泰天宝A、泰信鑫利A、国融融泰A、新沃通利A等基金规模更是不足500万元。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竞争激烈,在行业持续扩容的同时,存量博弈以及新入者持续“搅局”,基金产品费率越降越低,将是大势所趋。

校对:杨立林‍‍‍‍‍‍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