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平波动 让年中跨季资金紧张成为过去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璐璐2024-06-26 06:54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每逢年中跨季时点,受银行半年考核、资管产品集中到期赎回等因素影响,金融市场资金需求会呈现脉冲式放量的季节性波动,人民银行此时往往会加大流动性短期净投放规模,平抑资金面波动。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开启年中跨季流动性呵护模式。

央行昨日发布公告,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当天开展了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86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实现净投放2140亿元。随着央行开始加大逆回购投放,预计年中时点市场资金面将保持总体稳定,资金利率在政策利率上方小幅震荡。

近年来,随着监管引导银行淡化半年末存贷款时点考核,以及金融脱媒趋势下非银体系资金面整体充裕,半年末时点的流动性紧张程度已明显缓解。以往中小银行、非银机构在市场高价拆借短期资金的“盛况”不再。今年受存款“搬家”的影响,非银体系的流动性非常充裕,交易所7天期回购资金的加权平均利率目前仅小幅上行至2.3%左右,而作为央行最关注的反映市场资金面松紧程度的风向标——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DR007)加权平均利率也只有2%左右。

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显示货币政策仍会维持偏宽松的基调,但从对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思路看,央行维持宽松政策的方式将会发生变化: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主动投放基础货币基础上,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这些工具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的作用,但会更多发挥后者的作用。这意味着,央行维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将是调控短期利率保持在相对低的水平,短期利率在个别时点大幅走高的情形再难出现,部分金融机构满市场“高价借钱”的紧张时刻也将罕见,每逢年中跨季资金面紧张将成为过去式。

短端利率在相对较低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既有利于释放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减少市场误读,提升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效率;也有利于央行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以调控短端利率带动市场长端利率变动,从而达到央行所希望的“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目的。不过,短期看,尽管短端利率无惧跨季扰动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本周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收益率曲线平坦化明显,表明长端利率风险的缓释一波三折,长债收益率未来波动性或将加大。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