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干胜道 姜勇2024-06-25 06:59

干胜道.jpg

干胜道(四川大学教授) 姜勇(四川民族学院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随后,新质生产力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它虽仍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但是较传统生产力理论具有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创新、质优等特点。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伟大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新质生产力问题仍然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理论范畴之内,单一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问题是不全面的,也是无法实现内生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基础在于良好的新质生产关系土壤,包括: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民营经济及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专注主业、尊重人才、重视研发的文化氛围等。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企业尊重人才、专注主业、重视研发。专业人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革命性改变,必然要求从生产、管理和财务分配方式上进行变革,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与贡献,给予更多的精神嘉奖和物质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必然伴随新质生产关系的调整,新质生产力带来生产关系的进步,在生产组织方式、财务成果分配上也要进行重大调整。从理论上要研究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及特点,鼓励更多企业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关系并适时调整该关系。在媒体宣传方面要切实做好新质生产力代表人物宣传保护,宽容其性格与言行,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从文化上、宣传上要肯定新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激发专业人才投身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兴趣。这一点美国的创业文化与包容性值得学习,像美国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特斯拉CEO马斯克等科技创新天才在个人性格上并不完美,都有其独特个性,但是美国文化包容天才创造者们的个性,鼓励天才创新创业。

第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鼓励市场竞争,为创新、为冒险建立包容性的制度,鼓励建立新质生产关系,对妨碍创新的制度因素进行变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解决创新人才创新失败的后顾之忧。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好的制度设计应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鼓励竞争、鼓励创新。在竞争中创新的成果是市场真正接受的新质生产力成果,在创新中竞争能够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一流人才全身心且高效率投入创新活动中,高效产出新质生产力成果。国家要从制度层面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在法律制度上要提高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成本。

第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依赖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支持。因此,资本市场要给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绿色通道,让他们上市、融资与再融资等更顺畅。监管部门要增加新质生产力人才储备,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创属性、市场潜力、伦理风险等进行评估。发展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创投市场,中国有资本规模第二大的金融市场,中国有最活跃的投资者,要面向全世界吸引优秀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到中国融资、上市。例如,最近的华人偶像黄仁勋创立的企业英伟达,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就离不开美国资本市场的支持。如果我国资本市场能够吸引一家类似英伟达、特斯拉、英特尔等类型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到国内上市,我国的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都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新质生产力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要打通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地理空间。新质生产力成果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市场中创造价值,必须坚决遏制地方保护主义,让新质生产力的原创者获得最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市场价值,从而激励全社会新质生产力创造者创新、创业、创意、创造源源不断,比肩接踵。像美国的科技狂人马斯克创立的特斯拉、星链公司都是在为全世界创造价值,收获全世界的市场和用户,也为其探索太空移民火星的创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第五,对新质生产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在职称晋升、人才称号、成果奖励等方面也要进行改革,打破常规评审制度,给予他们特殊的人才绿色通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曾说,我38岁左右思维最活跃、成果最多却评不上院士,到58岁虽然评上了院士,却已完全没有任何创新创造力了。因此,对新质生产力创造者的职称评审、人才称号、创新创业、成果奖励、居留、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编制、岗位、薪酬、税收等各项配套服务提供快捷通道、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最大限度让新质生产力创造者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激发创新创造的兴趣与动力。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