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数据出炉!财政部:超长期特别国债认购积极踊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贺觉渊2024-06-24 14:04

6月24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6912亿元,同比下降2.8%,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整体来看,1—5月财政收支数据表现平稳。

近段时间,财政部积极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截至6月14日,财政部已发行4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共1600亿元。投资者认购积极踊跃,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收益率基本相当,社会评价积极正面。对于未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财政部将结合“两重”项目建设需要和债券市场情况合理把握。

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上,财政部积极研究提出“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清单,同时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印发本地区落实方案,部分地方已取得初步成效。

财政收入增速平稳,国内消费税表现亮眼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6912亿元,同比下降2.8%,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可比增幅与1—4月基本持平。

分中央和地方看,1—5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2778亿元,同比下降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为54134亿元,同比增长0.5%。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5月,全国税收收入为80462亿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非税收入为16450亿元,同比增长10.3%。

从主要税种看,前5个月国内消费税、出口退税表现亮眼。其中,1—5月国内消费税增长7.2%,主要是卷烟、酒、成品油等消费品产销增长。1—5月出口退税9709亿元,同比多退1695亿元,增长21.2%,体现其对外贸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持。

前5个月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6.1%、6%。其中,国内增值税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去年年中出台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个人所得税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

支出进度高于近年平均水平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年度支出预算的38%,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当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从前5个月全国主要支出领域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相关支出均保持较大力度。

1—5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农林水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4.5%、2.3%、12%、9.5%、6.3%;卫生健康支出和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同比下降9.5%、1%。

自5月以来,财政部已相继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3.09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43亿元和水利救灾资金9.16亿元,支持南涝北旱灾情和黄淮海等地抗旱保夏播等。

超长期特别国债认购积极踊跃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截至6月14日,财政部已发行4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共1600亿元,其中,20年期400亿元,30年期850亿元,50年期350亿元。投资者认购积极踊跃,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收益率基本相当,社会评价积极正面。

今年以来财政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期限品种结构,按照适度均衡、定期滚动发行等市场化原则,合理安排并及时公布发行计划,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召开国债承销团会议,动员国债承销团积极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承销。

此外,财政部还在官方网站发布《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便利投资者购债,并特别提示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价格随市场波动,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

记者了解到,财政部将结合“两重”项目建设需要和债券市场情况,合理把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全力保障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圆满完成。

“一揽子”财税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按照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财政部积极研究提出“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清单,统筹安排存量政策和新增政策,用好补助资金、政府债券、税收、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多种工具,积极抓好贯彻落实。

同时,财政部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印发本地区落实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部分地方已取得初步成效。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上,财政部加强资金政策统筹。在税收政策方面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助力投资和消费。

在推动大规模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上,财政部强化中央地方协同,配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中央财政还安排资金支持启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同时,中央财政通过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助力地方统筹推进家电等以旧换新。

在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上,财政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予以支持。研究制定对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推动相关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