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转道”新三板!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扎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北证资讯 梁秋燕2024-06-21 19:43

新三板重现申报挂牌热,本周以来即有18家公司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其中过半申报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月份以来共计39家公司获受理,已经远超4月份、5月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白云山旗下控股子公司,其盈利规模超6亿元。此外,多家公司盈利规模逾5000万元,超过北交所上市的相关盈利要求。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过半

6月17日以来,18家公司申报新三板挂牌获受理,申报企业专精特新属性凸显,过半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申报企业中出现上市公司子公司,还有公司为二次挂牌。

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多数企业来自新材料、医疗器械、电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其中,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互感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东莞市林积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高速射频连接器及线束组件、控制开关总成、电子元器件、精密零部件等精密电子零组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光伏热场、热处理设备及半导体热场提供多种碳纤维保温材料,是国内主要的碳纤维保温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申报企业创新属性突出。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首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等。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北尚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有效期为2021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国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莱阳市昌誉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林积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均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此外,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凯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兴三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苏州莱恩精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部分公司计划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挂牌新三板。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19日入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层,于2024年5月15日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办理完成股权托管;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进入浙江“专精特新”板。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是二次挂牌,公司此前于2016年4月26日至2021年2月25日挂牌新三板。据公司披露,2024年6月3日,公司进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层,意在快速申报挂牌新三板。

申报企业中出现久违的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身影。新三板挂牌申请已获受理的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上交所主板及联交所H股上市公司白云山的控股子公司,白云山持有公司22.27亿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90.92%,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前,白云山曾筹划分拆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至港交所上市。

多数公司盈利规模亮眼

在申报稿中,多家公司透露了IPO上市计划,挂牌新三板或意在北交所上市。从业绩指标来看,申报企业2023年盈利规模普遍超过3000万元,达到北交所上市相关财务条件,部分企业更是逾1亿元。

东莞市林积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股东有所为曾与机构股东签署“对赌”协议,其中约定2027年12月31日前申请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如果公司已出现构成上市的实际性障碍,机构投资者万策智造一号有权要求有所为回购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

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股东对所持股份自愿锁定承诺,即“自公司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受理之日起至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之日期间,承诺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且不委托他人管理所持有的公司股票”。

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申报稿中透露,2018年6月20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同意艾克姆有限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此后于2021年2月26日,因公司上市计划,公司向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申请终止挂牌。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在引入外部投资者时签署增资协议,其中包含特殊投资条款,包括公司上市、反稀释权、共同出售权、回购权、优先认购权和优先受让权、优先清算权等内容。此外,河北尚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锐格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等公司均透露曾有IPO计划。

财务指标显示,多家公司盈利规模亮眼。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业绩同比实现增长,营收为525.9亿元,净利润超过6.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6.5亿元。资料显示,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医药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业务,并致力于向医药行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84亿元,净利润连续第二年超过1亿元;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营收同比下滑至7亿元,不过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至9658万元;河南国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营收为9.5亿元,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不过仍超过9000万元。

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业绩同比实现增长,营收超5亿元,净利润逾8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7883万元;此外,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业绩同比实现大增,净利润规模分别超7000万元、6000万元,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兴三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均超过6000万元;广东凯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去年盈利逾5000万元。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诸海滨团队指出,新三板新挂牌企业质量持续提升,多家公司盈利规模较大。东吴证券分析师朱洁羽认为,作为北交所的后备基地,新三板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利润不断提升,预期2025年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将大幅改善。

校对:王朝全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