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形机器人?最新揭秘!能递水、击掌,可跳跃!产业链迎新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安宇飞2024-06-21 19:09

人形机器人成为了华为本届开发者大会的焦点。

6月2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举办,现场出现了名为“夸父”的人形机器人,展示了识别物品、问答互动、击掌、递水等一系列能力。据了解,“夸父”是中国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由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聚机器人公司”)发布。

目前,人形机器人市场方兴未艾,根据GGII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1.58亿元,2030年为380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

盘古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装上“最强大脑”

一个黑白相间、体型“雄壮”的人形机器人现场给人递水,并与演讲者击掌,将本次华为开发者大会的现场氛围推向高峰。

据了解,这款人形机器人叫做“夸父”,重量约45公斤,步速最高可达4.6千米/小时,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

“夸父”人形机器人能实现多种功能,离不开盘古大模型的加持。在大会现场,华为云正式推出了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盘古大模型能够让机器人完成10步以上的复杂任务规划,并且在任务执行中实现多场景泛化和多任务处理。同时盘古大模型还能生成机器人需要的训练视频,让机器人更快地学习各种复杂场景。

据了解,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使得机器人能够模拟人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在现实环境中高效精准地执行任务,从而有效解决复杂环境感知与物理空间认知的难题。通过集成多场景泛化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盘古模型赋予机器人适应性和灵活性,无论是面对工业环境还是家庭生活场景,都能游刃有余。

亮相大会现场的“夸父”人形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公司在2023年12月发布,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智能人形机器人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企业。

2024年3月,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与乐聚机器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探索“华为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打造通用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建设“人形机器人+”开放生态平台。

在签约仪式上,乐聚方面表示,随着集“大脑、小脑、肢体”为一体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接下来,乐聚将依托夸父机器人本体、华为盘古大模型大脑、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平台等核心优势互补,分阶段将人形机器人进行商业化落地。

据了解,目前在科研教育领域,乐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北京通用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进行了合作;在家庭场景应用方面,乐聚将依托海尔智家拥有亿万家庭用户和三翼鸟丰富的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探索人形机器人走进智慧家庭实现全屋家电互联互通的服务方案。

张平安表示,除了人形机器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还可以赋能多种形态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让它们帮助人类去从事危险和繁重的工作。他说:“正如大家所期望的,让AI机器人帮助我们去洗衣、做饭、扫地,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写诗、作画。”

人形机器人高速发展,带来产业链机遇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均发布相关公告,要推动机器人应用领域拓展、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与浙江省、湖北省均明确提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相关行动规划。

从企业来看,华为、特斯拉、小米、三星、小鹏等均布局机器人赛道,国内整机厂商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等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10日,斯坦福大学、Figure AI、波斯顿动力、宇树科技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先后亮相,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进程加快。

东莞证券研报表示,从核心零部件角度,人形机器人旋转执行器、线性执行器、手部关节对零部件需求量大。同时,由于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较高,其价值量占成本比例相对较高。马斯克此前在X平台公开回复称,今年“擎天柱”(特斯拉开发的一款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自由度将会达到22个自由度,是之前11个自由度的两倍。对于特斯拉“擎天柱”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相对较大的阻碍仍为成本。在考虑降本增效的情况下,最终导向为相对完善、性价比高的国内产业链。

据了解,减速器常用作原动件和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备,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甬兴证券研报表示,精密减速器与伺服电机、控制器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制造成本占比高。2022年,我国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中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的成本占比分别为32%、22%和12%。

根据人形机器人联盟官方公众号,应用在人形机器人的主流精密减速器包括精密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甬兴证券研报表示,相关产业链企业有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秦川机床等。

上述研报预计,随着中国厂商不断缩小与国际龙头的差距,低成本高性能的国产减速器解决方案将更具竞争力。同时,随着机电一体化、模块化趋势的发展,预计紧跟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减速器厂商会更具有竞争力。

万联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及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潜在核心标的,及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的标的。

校对:彭其华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