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信托股东大会迎投资者犀利提问,董事长称:安信和建元有本质区别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信托百佬汇 邓雄鹰2024-06-18 22:16

更名之后的建元信托于6月18日下午迎来了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这是公司股票摘帽后的首次年度股东大会,公司董事长秦怿、总经理曾旭等管理层悉数到场。

随着2023年下半年经营步入正轨,建元信托久违地实现了扭亏为盈。根据建元信托此前发布的财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4亿元,归母净利润4247.95万元。

本次股东大会共审议了九项议案,包括《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关于购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险的议案》等,均顺利获得通过。

不过,此前安信信托风险经营的余波仍未平息。在股东问答环节,一位兼具投资人和股东双重身份的个人投资者情绪激动地对管理层发出了一系列犀利提问。

“过去的安信和现在的建元有本质区别。”秦怿表示,公司董事会成员、经营管理层都会认真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风险处置后半篇的文章,努力使公司经营更有序、更有效、更高质量地发展,未来能够给予股东比较好的回报。

问题1

公司重组是否已经完成?

建元信托财报显示,2023年4 月,公司向特定对象上海砥安发行43.75亿股股票,募集资金90.13亿元,注册资本由54.69亿元提升到98.44亿元。5月,完成了企业名称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正式更名为“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11月,公司成功实现股票摘帽。公司全年完成存量压降项目26个,压降总规模51.56亿元。在前期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绝大部分自然人投资者完成信托受益权转让的背景下,公司于2023年5月和8月分别协助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两次信托受益权转让款的支付。公司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对于投资人提问,秦怿表示,从2020年开始,公司就进入了风险处置的阶段,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上海电气牵头的上海国有企业对公司进行了重组。2023年4月,公司获得了证监会批准的定向增发,并在4月底完成了增资工作。从整体股权重组方面来说,完成了相关工作。

问题2

部分投资人没有签署(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对于这些投资人的权益,公司如何考虑?

2019年安信信托风险暴露以来,自然人投资者风险化解是信托风险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显示,上海维安公司曾在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1月28日启动了首次受让安信信托自然人投资者持有的合格信托受益权。据安信信托2021年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1月28日受让工作结束,自然人投资者总体签约率超过94%。今年4月,针对第一次没有签约的自然人投资者,建元信托发起了第二次信托受益权转让方案,相对第一次的方案,报价略有下调。

秦怿表示,从各个角度来说,公司都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司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信托产品的投资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化解风险,包括自然人投资者通过打折转让的方式来进行风险化解,由上海维安投资公司受让这部分份额。后续对于公司信托计划的持有人,公司仍然会忠实履行好管理职责义务,做好勤勉尽责工作,妥善地处理。

问题3

基于安信信托过往的风险教训,公司未来如何做好经营管理?

“过去的安信和现在的建元有本质区别。”秦怿表示,在风险处置过程中,首先就强调了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从治理结构来看,公司现在没有实际控制人,治理结构的均衡是保证公司能够走上正常经营轨道的重要机制;第三,随着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落地,公司非常认真地执行监管规定,履行经营职责;公司还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消费者保护部门,与销售部门彻底分开,以保证机制很好地运行;业务方面与原来的管理方式有本质区别,风险偏好也有很大的变化。

秦怿表示:“公司董事会成员、经营管理层都会认真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风险处置后半篇的文章,努力使公司经营更有序、更有效、更高质量地发展,未来能够给予股东比较好的回报。”

2024年一季度,建元信托实现营业收入4363万元,同比增长295.8%,实现归母净利润2065万元。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