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500创富榜名单全新揭晓
1-50名
51-100名
101-150名
151-200名
201-250名
251-300名
301-350名
351-400名
401-450名
451-500名
中国式现代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视域下,民营企业肩负更大使命,也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企业家群体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潜能,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财富。
为考察过去一年的民企发展态势,新财富今年第22度发布500创富榜,通过企业家持股市值的变化,综合反映产业结构的变迁、创新创业的方向和资本市场的偏好。
今年上榜的500位企业家(或家族)持股总市值达到12.3万亿元,均值为247亿元,门槛为66.3亿元,百亿以上的有336人。这些主要指标较2019年有五成涨幅,距2021年的历史高点有三成左右回调。钟睒睒以4562.7亿元蝉联第一,黄峥、张一鸣则以4248.5亿、3402亿元分列榜眼与探花之位。42岁的宗馥莉成为持股市值最高的女企业家。
创富榜上,企业家主体结构多次变迁,从制造当家,到地产主导,到“互联网+”领衔,再到今天以“绿色化+智能化”为中枢,清晰折射了中国产业进阶之路。2013年,合计173位地产商上榜,2024年只有40位,新质生产力领域则贡献260位,占比过半,其中超140名来自光风储、新能源车、锂电等“新三样”行业。新能源车赛道势能爆棚,小米集团5人重新聚首榜单,李想身家超过王兴、李彦宏与刘强东。王来春、周群飞等也以汽车业务的增长,对冲消费电子业务的盘整。
TMT、医药生物、消费成为创富前三大赛道,分别贡献了88、64、52位上榜人。庞大的内需市场,卖杂粮、辣条、宠物饲料都能上位,爆发的创新药也贡献了诸多新鲜力量。机械和电力设备、能源与环保领域则创富增速最高。
出海破壁,2/3的A股公司已产生海外收入,海外收入前30名的民企均为上榜企业家所创立。
无论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还是世界一流企业的进阶,都需要民企掌舵者弘扬企业家精神,顺应潮流,敢闯敢干,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带领公司生存壮大,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为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恪尽微观主体之责。
真实的数字,是时代最佳发言人。新财富500创富榜推出至今已有22载,上榜企业家的变迁,是行业变奏曲、企业竞争力、企业家精神的综合体现。
最新出炉的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继续以持股市值对民营企业家过去一年的财富创造能力进行观察。无声的数字背后,折射了各行各业发展主线的变化,也鲜活呈现出企业创新与市场化竞争如何增进人们福祉,进而映射在资本市场。
今年上榜的500位企业家(或家族)总持股市值为12.3万亿元,平均持股市值为247亿元,上榜门槛为66.3亿元,持股市值百亿以上的企业家为336位(图1)。
如何理解这几项数据,取决于以何对标,透视其中变化。
其一,对比2021年的历史高位,几项主要指标均下滑了三成左右。由于上榜企业家主要持股分布在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大盘调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持股市值表现。
其二,若对比去年,则各指标下滑一成左右,且跌幅有所收敛。部分企业家已通过股票回购、增持、大宗并购等,加大对股权资产的布局。
其三,若对比2019年,则各项指标均上涨五成左右。这一涨幅,超出GDP与股市大盘指数的同期增速(表1)。
整体来看,增长依然是主旋律,中国产业的竞争力日新月异,是企业家创富最坚实的地基。
当然,整体的增长,无法代言身处其中每一个人的境况,每年的上榜人都有约1/5的更迭,映射经济结构转换的无声淘洗。电动车、风光储、芯片等大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企业家竞相上榜,也有一些企业家由于转型升级中的市场优胜劣汰,或加强监管下的经营粗放违规,跌落榜单。
榜单结构的剧烈转换,更能体现中国经济立破并举、爬坡过坎的不易与滚烫。
钟睒睒蝉联榜首,王健林父子重新跻身前十
中国产业澎湃不竭的创富动力,推动榜单推陈出新。短短5年间,持股市值前三的企业家已悉数焕新。
农夫山泉上市前,钟睒睒韬光晦迹,2020年上市后,他则一鸣惊人,夺冠连庄,2024年以4562.7亿元持股市值,第四度蝉联榜首(表2)。
与此相映的是,农夫山泉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娃哈哈集团,贡献了今年持股市值最高的女企业家宗馥莉。
宗庆后的离世引发人们深切哀悼,娃哈哈集团的交接班也成为关注焦点。在娃哈哈集团里,杭州国资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庆后持股29.76%,娃哈哈职工代表会持股24.6%。作为独生女,宗馥莉预计将继承父亲所持股权。此外,其还独立控制百亿营收的宏胜饮料,今年,宗馥莉以808亿元持股市值位列榜单第23名,约为钟睒睒的1/5。
2024年,农夫山泉产品销量一度大跌。不过,从业绩看,其2023年营收达427亿元,净利润达121亿元,同比增长均在三成以上。钟睒睒的另一聚宝盘万泰生物,发展则不尽如人意,其拳头产品二价HPV疫苗一方面因集采单价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又遭遇默沙东等9价疫苗抢夺市场,2023年营收同比腰斩,净利润只有2022年的1/4。
然而,钟睒睒依然固守首第一之位,其一在于他深耕的消费、医药赛道现金流稳定、估值高,如农夫山泉的市销率高达11倍,市盈率高达40倍,甚至超过了贵州茅台;其二则是高比例持股,目前,钟睒睒在农夫山泉中持股83.98%,在万泰生物中持股73.31%。
这一态势下,钟睒睒今年的持股市值与去年相隔不到1亿元。不过,其明年还能否守护宝座,将取决于他与竞争者们创富力的消长。
2019年,同为80后的黄峥、张一鸣双双以700亿元量级持股市值上榜,当年他们都不到40岁。2024年,二人已分列榜眼、探花,持股市值则已分别跃至4248亿元、3402亿元。
财富创造的速度如此惊人,来自于企业家创新的能量级。
拼多多成立至今尚不足10年,市值却数次超越阿里巴巴。主打低价为王,借力社交裂变,迭加补贴返现,拼多多顺利从农村包围城市,打开局面。字节跳动早期优势也在于拓展下沉市场,即使是农村用户,今日头条与抖音也是其消息主来源与精神娱乐主场之一。
目前,拼多多已直连超1000个农产区、1600万农业生产者,累计带动逾1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2023年,其实现4万亿GMV(商品交易总额),虽然与阿里巴巴的7万亿尚有差距,但凭借更扁平、更轻量的运营结构,创造了600亿元净利润,同比暴涨90%,已接近阿里规模。
而2023年,抖音上共有10.2亿个三农视频,收获2.4万亿次播放,获赞530亿次。农村生活、农村美食、三农电商等成为最热门的内容,而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则是最爱看三农内容的城市。拼多多与抖音改变的,不仅是广袤农村的人文、商业和消费生态,还在这个大迁徙的时代,构建起城市和乡村的连接。
国内流量见顶,出海成下一程红利起点。2016年,黄峥就曾说:“如果我是张一鸣,我会更加激进地做全球化。”如今,抖音国际版TikTok与拼多多海外版Temu,在全球扩张上所展示的爆发力,可鉴初心。
TikTok在全球已拥有10亿用户,其中美国1.7亿,欧洲1.35亿,东南亚超过3.2亿。目前,字节跳动3000亿美元估值里,大约有一半来自TikTok。而据最新披露,张一鸣在字节跳动里持股21%,高管及员工持股21%,海纳亚洲等私募基金持有剩余的58%股权。
2022年10月上线的Temu,至2023年12月,独立访客数量就已达4.67亿,与阿里旗下的全球速卖通齐平,仅次于亚马逊,排名跃升至全球电商第二。背倚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其抛出了“全托管模式”的撒手锏,在这一模式下,商家只需将通过货品发往Temu的国内仓库,后续的“运营—物流—仓配—客服—售后服务”环节都可以交给平台,将跨境电商门槛降到最低。2023年,Temu的销售额约为180亿美元,而其将2024目标定为600亿美元。
商业世界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于上榜企业家的持股财富主要来自资本市场,万亿投资者对企业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后用脚投票,使得来自市场的共识,实质上决定了企业家的身家。
与黄峥、张一鸣的升势对比鲜明的,则是马云和马化腾的财富5年间基本原地踏步,二者相比2019年的跌幅甚至都一致,为6%。
马云掌握的股权主要来自两大块:在阿里巴巴中,他最后一次被披露的持股比例为4.8%,2023年末阿里巴巴市值跌至1.3万亿元,连带其持股市值下滑;在蚂蚁集团中,根据早前的披露,马云持股不超过8.8%。而根据蚂蚁集团2023年7月回购股份以补充员工激励池的方案测算,其最新估值为5671亿元。这两大企业的估值较高点均有约七成回落。此外,马云历年减持套现规模近千亿元。
近两年,马云着力推动阿里的人事与战略重构。2023年,阿里巴巴启动“1+6+N”改革,张勇辞去董事会主席、CEO职位并出走,蔡崇信和吴永铭分别继任,占据组织变革C位,阿里云、菜鸟先后退出上市之路。与此同时,聚焦主业,重注AI,退出小鹏汽车等非核心业务,显示在友商围追堵截下,阿里巴巴的战略打法与投资生态正在激烈调整中。
蚂蚁集团则在努力改善治理架构,其高层集体退出阿里合伙人名单,双方人员轮岗、数据调用等不再畅通无阻,蚂蚁与阿里正在加速“脱钩”,而马云也在2023年退出了蚂蚁集团的实控人位置。蚂蚁集团已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不过,阿里巴巴仍持有蚂蚁集团33%的股权。根据阿里巴巴财报计算,2023年,蚂蚁集团净利润约为238.2亿元,同比下降23.7%。
阿里与蚂蚁集团的后续发展,引人关注,也将直接决定马云在创富榜的座次。
不确定的时代中更显企业家的奋斗本质。创富榜排名靠前的常客们,各有各的难题,却无不努力一一化解,业务复苏回暖的迹象明显。
腾讯2023年海外游戏流水同比增长34%,净利润暴涨六成;网易推出国内首款AI游戏《逆水寒》,20年来虽养猪、严选、有道各种“不务正业”,但始终专注靠游戏“躺赚”;宁德时代在市值腰斩后,股价止跌企稳,海外收入攀升至占比1/3,2023年创下的440亿元净利润和220亿元分红亦刷新高;美的集团凭借机器人等多元化布局和出海,率先走出地产掣肘;牧原股份交出上市后首个亏损年报,依然咬牙坚持在最漫长的猪周期。而它们的创始者,马化腾、丁磊、曾毓群、何享健、秦英林等人也依然有惊无险,稳居创富榜前十。
王健林父子的2023年,则波荡得多。珠海商管年末上市的对赌大限,附加着450亿元投资保本回购的条款,却遭遇资本市场和商业地产的双重低迷。2023年,王健林陆续出让了万达电影、珠海万达商管的控制权,以回笼现金、吸收新投资,渡过难关。
目前,王健林仍掌握着大连万达商管集团46%股权,后者2023年仍正常发债,按其3000亿元净资产测算,加上在万达电影的持股,王健林父子总身家达1406亿元,回到前十。
从地产到“电+芯”:新质生产力如何塑形500创富榜中枢
中国用40年时间,走过欧美200年工业革命的道路,成功实现GDP坐二望一,拥有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产能占全球三成,在部分前沿技术上甚至实现反超。
中国民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每年一度的创富榜也自然折射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切换。
若拉长时间来看,2024年创富榜,较之2019年,已有一半(231人)换血;而较之2014年,更有八成(392人)换血。榜单的更新迭代,代表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刷新,代表着社会财富的不断扩容。榜单主梁的变换,也映射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变迁与升级。
曾经,在城镇化工业化提供增长红利的时代,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出可以国产替代的工程机械,是为万亿家庭提供冰箱彩电洗衣机和住房,是在万里江山贯通高速公路和高铁,实现互联互通。
在“互联网+”提供增长红利的时代,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是一张10亿人可以在其上社交聊天交互的虚拟网络;是每天有1000万个电商包裹在路上奔腾的电商和物流体系;是大漠边疆仍可以畅通使用卫星通信联络的网络。
而今天,在内,是“绿色化+智能化”全面革新能源、交通、工业体系的时代;在外,面对逆全球化与卡脖子,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既是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车等具备优势的“新三样”,也是补链强链,冲击3纳米甚至更高端芯片的量产和良率,捍卫种子安全,突破创新药的研发。
而未来,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可控核聚变带来的能源无限供应,是将量子计算优越性落地到制药、AI的实处,是深海空天开发探秘未来产业……
不同时代,新质生产力的不同内涵,精准定义着创富榜不同的中枢主线。创富榜持续的吐故纳新,企业家的身家起伏,既依托时代浪潮,也由自身创造,更仰仗资本市场预期的打分。
房地产企业家:占比从超三成,到2024年降至8%
房地产企业家在榜单上存在感的变化,鲜明地体现出了创富的锚点,如何从以地产为主力,快速转移至以“电+芯”为引擎(图2)。
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当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户均总资产为317.9万元,其中70%左右是房产。承载居民财富的地产,也曾在500创富榜上留下浓墨重彩。
22届创富榜中,地产企业家合计夺冠6次,包括碧桂园的杨惠妍两次(2007、2008年)、王健林父子4次(2010、2012、2016、2017年)。
梳理历届创富榜中,主要业务涵盖“地产”的企业家的变化,可以鲜明地看到,地产创富的拐点早已显现——2013年成为分水岭。
在2013年之前,以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家,无论是人数,还是持股市值,长期占据三成以上份额。这也是中国城镇化率提升最为迅猛的时段。
2003年,全部400位上榜人中,有109位来自地产,占比约为1/4。
2006年,152位地产企业家拥有榜单上高达七成的财富。
2007年,前十名中有7名来自地产。
2013年,173位地产企业家上榜,占比超过1/3,每3个顶级企业家,就有一个在干地产,人人都是“土”财主。然而,这一年,也是中国15—64岁劳动人口数量越过拐点之年(图3)。刚需增量递减,开始影响供应。
此后,尽管地产企业家的持股市值总规模曾在2018、2020、2021年先后触碰2.5万亿元的历史高位,但其相对实力却一直稳步下滑。2014—2020年,地产企业家的人数、持股市值占比从35%左右一路下滑至20%,2021年之后加速下滑。
2024年,上榜的地产企业家只剩40位,对应总持股市值为1万亿元,从人数到财富,均下滑至只占榜单的8%。这一比例,已接近中国地产行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2023年为5.8%)。
昔日的明星企业家,纷纷告别榜单,包括融创孙宏斌、富力地产张力、世茂许荣茂、华夏幸福王文学等。
地产商的占比下跌,并未阻碍民企创富力的整体上行。2024年创富500人的总持股市值,是地产创富力峰值(2013年)时的4倍,相比2019年也涨了约五成。在资本市场,地产早就不再是资金追捧的主线,而大批来自信息科技、医药生物、消费、商业服务、光伏、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企业家站到时代风口,撑起了榜单新脊梁。
围绕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赛道,成为最强创富风口。
新财富系统盘点了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的创富能力,光风储作为清洁能源的供给方,上榜了42位企业家,动力电池革新了能源使用形式,上榜了28位企业家;更为耀眼的明星赛道,则是新能源汽车,贡献了78位相关的上榜企业家。
“新三样”合计贡献了约148位上榜企业家,其人数占比已接近30%。从地产到“新三样”,新质生产力全面重塑了民企竞争力与创富力(图4)。
汽车:最靓的赛道
国产汽车是这几年经济的一个大惊喜,比亚迪在2023年连续跨过300万、400万、500万的历史销量峰值,中国整车出口从2019年的100万辆翻了4倍,达到2023年的491万辆。在2024创富榜上,汽车产业链企业家不仅包揽了第11至15名,整体上榜56位,还在增速最快50强中夺下13个席位。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整车狂飙:李书福、魏建军排名超过王传福,李想领先于王兴、李彦宏
整车赛道,包括传统品牌及新势力,共有17位企业家上榜。王传福本有可能挤进前十名——2023年比亚迪销售超302万辆车,不仅一举夺得了中国汽车年度销冠,也夺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但其持股市值却连续被三位汽车业大咖反超,以1016.8亿元位居第15名。
2017年,吉利问鼎国内本土汽车品牌销冠,此后连续5年称霸,在销量首次登顶后的次年,李书福父子即以1046亿元持股市值跻身前十。
2022年,比亚迪销量同比暴增149%,以180万辆反超吉利的123万辆,登顶本土销冠。吉利增速掉队,主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进程判断偏保守,传统优势未顺利传导至新赛道。
眼下,吉利正在奋起直追,2024年,其目标销量是190万辆,为比亚迪(380万辆)的一半。
不过,李书福父子持股市值却实现了对王传福的反超。除了几近100%控股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其还握有多项重要资产,如持有沃尔沃集团6.8%股权(2024年1月从8.2%减持了部分),以及梅赛德斯—奔驰9.69%股权。
此外,吉利的资本运作也步入快车道,如其2017年收购的豪华汽车品牌路特斯(LOT.O)2024年2月上市,最新市值为50亿美元;高端电车品牌极氪(ZK.N)5月上市,发行市值51亿美元,上市首日暴涨34%,市值直追小鹏汽车;此外,出行平台曹操出行也已在港股递交招股书,启动上市进程。
2024年,李书福父子以1220.9亿元持股市值,位居创富榜第11名。
排名紧跟其后的是长城汽车魏建军。2023年,长城汽车抓住了新能源车和出海两大增长点,新能源车销售25.64万辆,同比增长了114%;海外年销售31.4万辆,同比增长8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魏建军以1198亿元持股市值,位居创富榜第12名。
而天生自带流量的小米SU7自诞生之日起,就频频占据热搜,预计上市首年就将交付10万—12万辆。武大学霸、白手起家、青梅竹马的婚姻、“鬼畜”歌神……雷军是今年企业家人气之王,甚至跨界登顶《歌手2024》网友“摇人榜”榜首。
SU7热销,小米集团股价走高,2024年,雷军以1025亿元持股市值,位居创富榜第14名,而小米集团创始人林斌、黎万强、洪峰、许达来也悉数重新聚首榜单。小米市值远不是榜单上最高的,但跟着雷军创业的兄弟,却是最可能一起上榜的,小米集团也成为榜单上创富力最强劲的企业。
新势力中,蔚小理创始人进一步分化,理想的李想以652亿元持股市值排在第34名,甚至超过了王兴、李彦宏、刘强东等人,不能不说世界变化太快。
引人瞩目的是,李想早年创业的第一位合伙人,泡泡网和汽车之家联合创始人、理想独董樊铮本次亦以112亿元持股市值(在理想持股4%)新上榜,超过蔚来李斌。不过,进入2024年,理想MEGA车型败走麦城,销量远不如预期,理想股价也遭遇调整,或许,42岁的李想,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沉淀。
TMT产业链厂商大举进军汽车链,果链起家者增量靠汽车
新能源汽车畅销,庞大的供应链也被激增的本土汽车产能激活,从玻璃到车灯,从芯片到智驾方案,尤其是手机产业链厂商大规模向汽车产业链迁移,传统的“合资品牌—进口一级供应商—4S店销售”利益链条则被全盘解构。
手机产业链厂商积极转型汽车链,有多重因素。一是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据IDC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同比下滑了3.2%、13.9%、20.2%,创多年新低。二是逆全球化时代,供应链逻辑不再唯“商业效率”论,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跨国企业的布子,苹果产能转移,是一个例子。
国内果链企业虽在越南、印度等地建厂,但也在努力摆脱对苹果的依赖。
王来春是苹果造富传奇中身家最高的“打工妹”,她创办的立讯精密,立志成为全球前十的汽车一级供应商,不仅豪掷百亿与奇瑞联姻,2023年又与广汽集团合资,生产汽车零部件。2023年,立讯精密占大头的消费电子业务增速回落至个位数,电脑类业务下滑34%,唯有汽车类业务实现了50%的增速,营收规模近百亿元。
2024年,王来胜、王来春兄妹以1143亿元持股市值,位列榜单第13名。
蓝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同样为苹果,然而,2023年苹果为其贡献的营收同比下滑16亿元,占比则从超70%下降到58%。
对冲这一影响的,同样是汽车业务。此前以手机屏幕玻璃见长的蓝思科技,如今为汽车客户批量交付中控屏、B柱、C柱、动力电池结构件、充电桩、后座显示屏等各类产品。2023年,蓝思科技的汽车业务实现5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0%,占比近10%。其合作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
其创始人周群飞今年名次大幅提升了43名,以409亿元持股财富位居第64名(图5)。
风浪来袭之时,唯有以变应变,寻找生机,方能变则通关,立讯精密和蓝思科技的变化,不是个例。
如以代工手机起家的闻泰科技,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切入车规级芯片市场,目前,其半导体业务有超过六成营收来自汽车领域,据披露,问界M9和小米汽车车型使用闻泰的各类器件超过1000颗,单车平均价值(ASP)超过50美元。韦尔股份、格科微、瑞声科技等传统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厂商,均在积极开拓车载芯片业务。
据新财富粗略统计,2023年,汽车业务普遍为手机产业链上榜企业家提供了40%以上的高增速,对冲了消费电子的低迷,汽车链创富威力凸显(表3)。
汽车产业链拯救了手机圈企业,而它们则用持续降低成本来回哺车圈。芯片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根据英飞凌测算,纯电和插电混动汽车的单车半导体价值量为834美元,比燃油车提升438美元,其中330美元增量来自于IGBT(功率器件)。2021年,缺芯最严重之时,德州仪器生产的升窗驱动芯片一枚卖70元,如今国产芯片售价1元;2021年,意法半导体的车身稳定芯片一度从20元涨至1300元,如今国产芯片13元。
国产IGBT厂商的市场份额从此前不到10%,已上涨至60%。以国内龙头斯达半导为例,2023年上半年,其产品配套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营收增长超过40%,其实控人沈华夫妇今年以129亿元持股市值上榜。
国产供应链企业大幅拉低成本,最终落地为车型配置越来越豪华、消费者体验越来越惊艳,价格越来越实惠的多赢局面。
软件定义汽车:科技巨头赋能汽车“芯”能力
手机圈的内卷、性价比和效率,助力了车圈,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入场也是中国汽车业提升竞争力的外来活水,如华为联手赛力斯推出问界,百度AI技术赋能极越,腾讯联手吉利开发智能座舱,阿里巴巴合资上汽集团推出智己等。
其中,赛力斯的蝶变效果最为明显。2024年4月,问界M9销量达到13391辆,力压一众豪华品牌,登顶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豪车不分能源形式、车型结构的月度销量排行榜。赛力斯股价自2020年低点最高涨超近20倍,其控股股东张兴海家族的持股市值高达315亿元,跻身创富榜前100名。
华为鸿蒙智行品牌点石成金的能力,或有望在北汽、江淮等多家汽车厂商身上复制。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658家“华为概念股”,企业渴望与华为产生化学反应的心情可见一斑。任正非本人,由于华为极其分散的持股结构,持股市值为182.6亿元,排第176位。
在智驾赛道上,还涌现了地平线余凯(102亿元持股市值,332名)、小马智行楼天城(189亿元持股市值,168名)等多位上榜企业家。失去了汤晓鸥的商汤科技,并未停下脚步,同样加入智驾方案的赛场。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AI将成为下一站制胜点。在今年五一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时,高德地图通过多个前方车辆车速骤降判断异常,向后行车辆及时发出智能警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事故范围的扩大。眼下,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红杉资本等企业正奋力投入AI大模型,未来,随着AI手机、AI汽车的技术演进,汽车产业链将成为AI创富的一个重要载体。
业务合作与股权合作、资本联动,通常密不可分。
创富榜上,88位TMT企业家中,至少37位控制的公司同时也是汽车供应链或投资方。蔚小理起家时,主要是ATM(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资本支持。小米SU7立项3年、花费百亿即量产交付,飞一般的速度,既是因为整合了手机产业链上的经验,并完美复制到造车上;也因为小米通过投资,早就构建起车圈生态,据烯牛数据统计,小米系投资了14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包括小鹏和蔚来;小米系的三大投资主体,小米科技、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十年间投资案例数超过1480起。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优势,既受益于冠绝全球的动力电池产业,加速了“电动化”过程,从油到电,降低了消费者使用成本;也受益于和TMT产业链、互联网巨头、AI独角兽的充分交融,赋能了“智能化”过程,提升了消费者使用体验。
种种合力推动下,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创下多项历史纪录,产销规模双双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破900万辆、渗透率突破30%,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50%,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成绩背后,是中国完备工业体系通力合作的结晶。
行业创富榜:TMT、医药生物、日用消费品成前三强,机械与电气设备、能源与环保涨幅最高
5年时间,不同行业创富力有了巨大的分化,从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向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科技、新能源、消费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富领域。
2019年,上榜企业家人数按行业分类,前三强赛道分别是TMT(80人)、房地产(66人)、综合(60人);2024年,TMT上榜人数再增8位,蝉联榜首,而地产、综合类上榜人数分别减少了六成、四成,医药生物(64人)、日用消费品(52人)取而代之(表4)。
TMT领域保持强势,在于这一行业始终可以与时俱进,无论风口是互联网,还是智能物联,是元宇宙还是AI大模型,TMT都置身事内。
2023年,在英伟达带动下,A股最拉风的概念非AI莫属。光模块(用来转换光电信号的)三巨头“易中天”直线上涨,将天孚通信邹支农家族、中际旭创王伟修和王晓东父子的持股市值推高至130亿元以上,他们均成功上榜。
算力需求大涨,也带来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概念股上涨,曾经在湖南衡阳粮油站当了10年员工的周超男,2000年后切入通信赛道,后创立润泽科技,如今在全国规划布局56栋数据中心、约29万架机柜,打造出正宗的算力概念股。周超男以201亿元持股市值,新晋榜单第150名,成为女企业家中的一匹黑马。
而兼具网游、WEB3.0、元宇宙等多重概念的昆仑万维,亦宣布“All in AGI与AIGC”,其股价暴涨数倍,不仅带动创始人周亚辉重新回到榜单,早前已与周亚辉离婚的李琼今年也顺利登榜。
硅基世界逐渐掌控人们生活,TMT的创富动能预计还将保持强劲。
消费则是一个充满分化及争议的赛道。市场内卷、估值虚高、重营销轻研发、年轻人反向消费等担忧下,在一级市场,新消费甚至被打上了“五年分红不能回本,风投都不看”的标签;但在榜单上,消费领域的创富力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消费赛道,知名度就是创富力,最近5年,该行业中巨富新富频出,基本都因为开创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有意思的一点是,消费是草根素人最容易切入的创业赛道,蜜雪冰城就是从一个卖刨冰的小摊,变成在全球拥有3.6万家门店的超级奶茶巨头。
也正是因为“起步于草莽”,消费也是夫妻店、兄弟团最容易合伙成功的。如卖插线板的公牛集团阮立平、阮学平兄弟,蜜雪冰城的张红超兄弟,隐身在耐克、PUMA身后的华利集团张聪渊家族,卖能量饮料的东鹏饮料林木勤家族,卖洗衣液的立白集团陈凯旋家族,都是这5年内新上榜,且位列前100名。
纵观消费领域,中国独有的白酒文化,创富贡献度较高,郎酒、劲酒等多个酒类品牌创始人上榜,而创立华致酒行的吴向东,在贵州遵义打造的珍酒李渡品牌成功上市,今年,他以246亿元身家重新回归榜单。
14亿人的大市场,意味着生活的一切细分赛道,皆有无限大的机遇。杂粮、辣条、盲盒、宠物饲料、电子烟、预制菜、眼霜、坚果、卤鸭脖、方便面,均在近5年成功为创富榜输送了新鲜力量。而简单的一瓶矿泉水,同时孵育了榜单首富和女首富,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将持续激活消费行业的创富动能。
医药生物也是颇具号召力的神奇行业,首富钟睒睒的第二桶金就来自千亿市值的万泰生物。比尔·盖茨、黄峥、张一鸣、陈天桥这些互联网企业家,隐退后的下一站目的地,也不约而同设定为医药生物。
创富榜上,医药生物企业家已占据64席,仅次于TMT行业,近5年净增了14位上榜人。影响该行业创富动能的有三条主线。
其一,集采政策与反腐风暴迭加,促进医药龙头集中度提高,营销费用下滑,成为相对受益品种。
其二,A股注册制的推行,港股18-A条例放开上市限制,大批医药独角兽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得以上市,往榜单上输送了更多力量,近5年,有超过20位新上榜的医药生物企业家来自科创板及创业板。近两年,港股创新药公司虽大面积破发,但内地市场仍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和试错空间。
其三,经过漫长的技术积累,中国创新药领域开始爆发。这有几个关键性标志。
标志一,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ce-out(将海外开发权益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Licence-in(获得授权),直接映证了本土新药研发实力。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与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就自主研发的一款双抗ADC抗肿瘤新药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并已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首付款及总交易额双双创下中国纪录。2024年一季度,百利天恒营收55亿元,是2023全年的10倍,而净利润也达到了惊人的50亿元。
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今年以417亿元持股市值排第63名。作为四川企业家,其已超过刘永好等,仅次于通威的刘汉元及海底捞的张勇,晋级四川省创富榜探花。
标志二,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绿叶制药、亿帆医药等多个上榜人的企业,在2023年获得美国FDA新药审批上市,而此前年份只有零星的个例突破。
标志三,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2024年一季度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89%;而恒瑞医药一季度营收60亿元,同比增长9.2%,按此增速,百济神州最快将在下个季度超越恒瑞医药,晋升医药一哥。百济神州历经多轮融资,创始人欧雷强持股不到6%,今年以108亿元持股市值上榜。
医药生物领域,中国创新药企和欧美跨国巨头之间研发投入差异巨大,但本土创新药势能大爆发,叫人看到希望和曙光。
消费和医药在各国都是常青赛道,最近5年,中国创富榜上最具爆发力的赛道是机械与电力设备、能源与环保行业,这两大行业都强力受益于绿色产业的崛起。其中,机械与电力设备行业的上榜人数从17名增至45名,成为创富榜第四大行业;上榜企业家的持股总市值则从1500亿暴涨至近6000亿元,为各行业中增速最快的。
以新质生产力主要涉及的TMT、医药生物、机械与电力设备、耐用消费品、能源与环保领域来看,这五大行业合计上榜260名企业家,较5年前(199人)提升30%;而他们的持股总市值为5.9万亿元,较5年前增长了80%。创富榜上,新质生产力已贡献半壁江山,成功填补了地产企业家下滑带来的空缺。
17个大行业,5年间,12个换了首富
不同行业创富势能的抑扬,是经济结构重心的迁移。同一行业,持股市值排名第一的首富的轮替,则更多体现了商业模式、战略眼光甚至企业家情怀格局的差异(表5)。
以5年期来衡量,17个大行业中,只有能源与环保、耐用消费品、农牧渔业、化工、机械与电气设备的首富成功守擂。12个行业首富发生了变动,占比超2/3,而他们的身家涨幅中位数为107%。
多个行业首富调整,背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类是新上位者的商业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秩序。如黄峥与张一鸣各自成为商业服务、TMT新首富。无论是拼多多,还是字节跳动亦或TikTok,在业内都是颠覆创新物种,因此创富能量更加惊人。
横空出世的极兔速递,也以凌厉的打法,锻造了业内的超常速度,其从创立到上市仅8年时间,上市时,以22.5%的市场份额成为东南亚第一大快递服务商,在最卷的中国市场咬下10.9%的份额,并率先挥师巴西、沙特等新兴市场,开拓全球化服务。其低调的创始人李杰,今年以140亿元持股市值新上榜,并夺得交通运输行业首富。
一类则是战略判断能力及运气使然,通关了商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
如同在金融领域,同样是投资汽车,吕向阳1997年通过融捷投资,以1656万元现金增资比亚迪,获得过半股权,此后为激励比亚迪团队,其多次将股份低价转让给王传福及核心员工,作为耐心资本一路长跑陪伴,至今其仍持有比亚迪13.55%股权,账面回报达5000倍,吕向阳也以815亿元持股市值,登顶金融业新首富。
而5年前的金融业首富姚振华同样瞄准了造车领域,“5年投资了530亿元”,却铩羽而归,拖累了整个宝能集团的财务表现,最终因现金流危机成为被执行人,跌落榜单。
在金属与冶炼领域,昔日号称“铜王”的王文银和刘结红夫妇也因被执行、被限制高消费成为老赖,没有等到今年的铜价暴涨春风,跌落行业首富宝座,而在印尼成功布局镍铁资源的青山集团项光达家族,踩中了动力电池风口(镍为三元电池主材料),成为新的行业龙头老大。
一类是因为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市,估值波动,导致行业首富换庄。
同在造纸行业,尽管太阳纸业的销售仍不及玖龙纸业,但近年其营收和净利润保持平稳,而玖龙纸业则在扩产后首度亏损。目前,A股上市的太阳纸业,市值已达到港股上市的玖龙纸业的2倍,李洪信家族也取代了张茵母子,成为造纸业首富。
还有一类,则是同处调整的行业,但应对的态度与选择的战略截然不同,导致首富易主。最直观就是地产,5年前的许家印比王健林身家高出600亿元,如今行业首富易主为王健林。
同处地产行业,高负债率是二者共同面对的困境,但王健林从2017年的世纪交易开始,就选择多途径卖资产筹措资金降杠杆,目前,大连万达商管的负债率已从早年的70%以上降至50%。
而许家印创立的中国恒大(03333.HK),却持续推高融资规模;2015年末,其总负债为6000亿元,到2022年末翻了三番,高达2.5万亿元,以至于严重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5000亿元。
为了发债融资,恒大还不惜业绩造假。2024年3月,证监会发出公告,恒大地产因涉嫌在2019、2020年虚增收入5600亿元,被罚款41亿元,对许家印、夏海钧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而此前,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经济转型迅疾,行业周期震荡,企业发展途中难免遭遇难关,但以怎样的姿态越过险滩,是企业家修为的真实体现。
今年,多位教培行业企业家重归榜单,好未来股价自底部上涨10倍,张邦鑫排名也攀升至第215位;新东方转型直播电商,俞敏洪意外迎来了董宇辉带来的泼天富贵,阔别榜单3年后,今年以105亿元回归;而猿辅导将业务拓展至少儿编程培训等,李勇也再度上榜。
出海:新质生产力建立全球竞争力,海外收入TOP 30民企均为上榜企业家创立
在下沉市场,成为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拼多多、蜜雪冰城同时为自己和当地人打开了新世界。放眼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让填平市场沟壑,同样大有可为。
今天的中国,产能占全球三成,除国内消费,其中一半可赋能海外,让更多人共享高性价比的创新红利。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也是一流企业应有之义。
据新财富统计,截至2024年5月20日,全部A股5361家上市公司中,披露存在港澳台及海外业务收入的公司达到3573家,占比为2/3,它们合计获得8.8万亿元海外收入,较2019年的6万亿元提升了47%(图6)。
这其中,民企贡献了主要增量。2019年,民企的海外收入为2万亿元,而到了2023年,已达到4万亿元,实现了翻倍增长。
我们盘点了A股海外收入TOP30民企,创始人全部为创富榜常客。他们走出国门,将产品、业务、品牌推向全球,成功构建了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过去5年时间,这30家民企的海外收入从6000亿涨至1.8万亿元,多出了1.2万亿元(表6)。
其中,立讯精密、比亚迪、洛阳钼业、美的集团、宁德时代2023年海外收入悉数超过1000亿元。5年时间,比亚迪海外收入从132亿元,涨超10倍,达1600亿元;宁德时代则更为迅猛,海外收入从20亿元涨至1310亿元,暴涨65倍。
海外市场依然机遇无限。曾毓群发出的2024年总裁办1号文件,就是一封出海动员信,“谁到海外,谁就是宁德时代的英雄”。
新质生产力行业是出海的先锋队。海外收入TOP30民企,大部分来自TMT(8家)、光伏(6家)、汽车(3家)、动力电池(2家)等领域。
民企海外营收的大幅增长,不仅坚实拓展了生存能力,更提升了其利润表现。
据新财富统计,2023年,按主营构成地区来统计,收入占比排第一名的地区来自欧美等境外的公司,已有589家,占全体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超过一成;而同一指标排第二名的公司,已有2022家,占比近四成(图7)。
这意味着,合计2611家上市公司已以海外收入为重要构成,占A股的半壁江山。这2611家公司中,1635家的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占比超六成。
靠近市场才能真正获得市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此前将企业出海总结为两大主线:其一,往新兴市场走,如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建厂,带动当地农民变成农民工、工人,进而拥有大规模购买工业品的消费能力,上演和中国30年前一样的城镇化浪潮;其二,往发达国家走,利用当地的研发优势,提升技术实力,虽然成本高,但收益更高。
由于许多企业目前尚处于开拓海外市场的前期,度过探索期后,它们或会收获更好的盈利表现。
以长城汽车为例,其2023年海外收入达到531亿元,占比近1/3,毛利率比国内高出了10个百分点;百济神州的海外业务营收接近百亿元,毛利率高达98%,比国内业务甚至高出30个百分点。
不仅是产品出海,电商出海、物流出海、文化出海、消费出海也在兴起。当尼日利亚的田间乐队演唱《心太软》,当东南亚小姐姐在蜜雪冰城来上一杯甜甜水,当驻华记者跳起《科目三》,当迪拜一场暴雨比亚迪仰望U8却演绎起水上漂,当日韩美欧中产吃一顿祖籍四川简阳的海底捞……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中国形象,借助中国企业在全球润物细无声的布局,愈发明晰起来。
中国民企大规模出海的B面,则是优质的民企股权资产受到了越来越多新兴市场投资机构的认可,双向交流更加充分。
如沙特资本注资小马智行(楼天城创办),阿联酋机构先后投资哪吒汽车、蔚来(李斌创办),沙特阿美则先斥资246亿元从李水荣家族手中收购了荣盛石化10%股权,今年又拟购买恒力石化(陈建华范红卫夫妇创办)10%股权。
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新东方5.1%股权,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入股三花智控(张道才家族创办),太盟联合中东财团搭救珠海万达商管等。
在产能周期与国际竞争新形势的磨砺中成长
2024年创富榜上,身家跌幅最深的50人中,有高达13人来自风光储产业链,其跌幅均超过40%。
天合光能高纪凡、德业股份张和君、晶澳科技靳保芳、隆基绿能李振国、福斯特林建华等光伏企业家,持股市值从上一年的500亿—600亿元区间,跌落至200亿—300亿元,全部腰斩。
光伏为重资产投入行业,且符合绿色融资的要求,此前几年,其发展受益于多重利好共振:需求端,能源类央企需在2025年前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50%,因而踊跃收购光风电站,下游装机量快速攀升,推动上游从硅料到组件量价齐升;资金端,绿色产业获得大规模融资支持,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比年初增加了8.48万亿元,另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2022年,共48家光伏企业在A股及港股使用权益融资方式募资,涉及权益融资项目51个,募资总额1662亿元,同比增长57%;政策端,各类新能源补贴政策在退出前长时间托底,再叠加地方政府对绿色产能落地的各项支持,在高增长和乐观预期双击下,光伏概念股成为动辄几十倍的牛股,产能规模大扩张。
然而,这一在2018—2021年最具创富能量的赛道,此后陷入估值调整,残酷的价格战甚至导致头部企业开始亏损,至今仍在漫长筑底过程中(表7)。
周期的繁荣与磨砺,是行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淬炼,光伏曾在500创富榜上出过两任首富——无锡尚德施正荣与汉能薄膜电池李河君,但他们最终都在激烈竞争中,因高位杠杆,因技术路线,因违规运作,被淘汰出局。
正是在这一轮轮大浪淘洗中,中国光伏企业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持续刷新纪录,目前,中国光伏、陆上风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已低于燃煤标杆电价。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1.75万亿元,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
新质生产力创富:风起了,仍道阻且长
2023年,中国“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30%。
然而,新质生产力领域,由于具备更高的产业价值和战略前景,是全球必争之地,遭遇保护主义的压力也更大。绿色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显著反映了这种态势。
此前,对于如何发展绿色产业,中国、欧盟和美国的路径选择略有差异,中国侧重改善供给端效率,而欧盟侧重调节需求端,如建立碳交易市场、对燃油车进行征税等。这也导致中国产业端更强,新能源装机量大幅提速,而欧盟的碳价更高。
如今,欧美都转而在产业端加强激励。根据《净零工业法案》,欧盟提出,到2030年,其光伏、风机、电池、制氢等产品的本地制造占比要达到或接近40%。而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支持下,该国光伏公司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在2023年获得48亿元政府补贴,尽管其组件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十,最新市值却超越所有中国同行,登顶全球光伏厂商第一。
未来,中国绿色产业无疑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在AI赛道上,技术壁垒同样明显。美国巨头正在大力扑入AI投资。2023年,全球20%的VC投资流向了AI类公司,美国企业则是其中最为积极的,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英伟达4家巨头在全球VC投资中的占比高达38%。2022年,这一占比还仅为5%(图8)。2023年,英伟达、微软、脸书等公司股价大涨,均直接受益于AI概念。它们还在规划进一步加强AI方向的资本开支。有业者因此担忧,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技术差距,会不会拉大。
绿色产业和AI产业本可互相助攻。可持续获得的绿色能源,是AI时代的基础设施。算力需求的爆炸式提升,不仅需要高算力芯片,还需要电力。从英伟达CEO黄仁勋,到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都提出,“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而这正是中国擅长之处,中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占全球超过60%,锂电池产能占比超过70%,光伏各环节产能则占全球超过90%。但贸易壁垒,将拖累产业进步的历程。
各国基于比较优势分工合作,携手开启新一轮清洁能源和AI产业革命,本是优化资源全球配置、带动资本和产业合理布局的共赢之道。如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中,中国的光伏治沙经验,就已落地在国土面积的95%都是沙漠的沙特。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6GW,预计2025年全部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35年内总发电量可达约2822亿千瓦时,折算二氧化碳减排量近2.45亿吨。
但如今,国际竞争新形势给市场化交易带来巨大的摩擦成本。2024年5月,美国针对中国电动车、电动车电池、光伏等产品加征关税。而AI领域,英伟达的高算力芯片、ASML尖端光刻机等对华出口遭遇管制。
新质生产力持续创富,不仅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还受Gartner技术曲线的约束,光伏竞争激烈,亦是产业周期率的自然呈现。
据中信证券研究,渗透率和国产化率逐渐提升的领域,资本会逐渐退出,转而捕捉还在萌芽的,更为新兴的赛道。如光伏和动力电池就已迈向成熟期,而尚处于发展早期的乘用车智驾、AIGC应用、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则获得越来越多资本的关注(图9)。创富榜上,这些赛道的相关企业也已崭露头角。但可以预见的是,它们将同样趟过和前辈一样的路,直面产能周期、贸易壁垒等多重挑战。
产业竞争力,才是财富创造力的最佳保障。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无论是在成熟赛道,转变发展方式、参与国家战略、完善治理结构;还是在新兴赛道,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有效突破,都需要其掌舵人发挥企业家精神,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以创新、远见、韧劲和定力,去跨越漫漫雄关。而新财富500创富榜会继续观察并思考这一切。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入围标准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的候选人需满足4个条件:1、在中国成人;2、来自商界;3、个人持股市值不低于66.3亿元;4、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
财富评估方法
新财富会根据候选人拥有的主要企业,对其持股市值进行评估,主要方法为:
1、对于上市公司,以2023年12月31日收盘市值(2024年新上市公司以2024年2月29日收盘价为准)×持股比例计算;
2、对于已披露上市计划的非上市公司,根据2023年净利润估计数×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的市盈率×股权比例计算;
3、对于其他非上市公司,以净资产×股权比例计算,并参考其最后一次私募融资时的估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