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迪马控股股东重整申请材料获法院接收 若完成有利于东银控股引进战投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唐强2024-06-05 23:33

6月5日晚间,ST迪马(600565)发布公告,当日,上市公司已收到控股股东重庆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银控股”)的通知函,经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五中院”)审查东银控股重整申请相关材料后,接收了关于东银控股重整申请的材料。

回溯到5月初,东银控股收到债权人重庆市兴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实业”)的告知函,兴业实业已向重庆五中院递交了申请东银控股重整的相关资料。根据公告披露,兴业实业系东银控股债权人,因东银控股未能清偿到期债务,兴业实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于2024年5月8日向重庆五中院递交了申请东银控股重整的相关资料。

根据最新公告披露,经东银控股与兴业实业沟通,兴业实业于6月3日撤回了上述重整申请,东银控股则自行向重庆五中院提交了申请重整相关资料。最终,经重庆五中院审查后,于6月5日接收了东银控股重整申请的材料。

不过,ST迪马提醒称,东银控股递交的重整申请是否被法院裁定受理、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不确定性。目前,东银控股将按法律法规要求积极推进重整工作,系统化解决东银控股债务风险。若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东银控股依法有序引进战略投资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持续经营能力;若重整失败,东银控股将存在被宣告破产清算的风险。

除控股股东外,ST迪马自己也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并定于6月13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2021年以来,受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影响,ST迪马生产经营逐步陷入困境。2021年、2022年、2023年,ST迪马已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该上市公司2022年、2023年度财务报表、经营成果进行审计,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相关规定,ST迪马股票于5月6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未见明显好转,ST迪马经营困境日益严峻。鉴于2023年度ST迪马净资产仅14.65亿元,且公司资产可能进一步提取减值,ST迪马2024年度存在持续亏损且净资产为负的风险。

对此,ST迪马认为,虽然上市公司面临上述困境,但作为重庆市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除了城市运营业务之外,还有智能制造、智慧民生两大业务板块,具有持续经营的基础和价值。目前,ST迪马各板块的人员、业务、资产均保持完整,业务仍能维持运转,ST迪马董事会认为上市公司具有重整价值。

依据有关规定,ST迪马认为通过重整能够避免公司债务风险及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恶化,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更好地维护员工、债权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故,ST迪马拟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5月28日,ST迪马已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向法院申请重整的议案》等相关议案,该事项现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依法向法院正式提交重整申请。

6月5日晚间,ST迪马公告透露,目前,上市公司正在与法院、政府各相关部门等相关方进行积极沟通,各相关事项正在紧密推进中。

近期,为了保壳,ST迪马也是很拼。5月中旬,ST迪马与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渝康”)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显示,经双方友好协商,自愿在协议下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在依法合规及符合双方内外部审批程序前提下,拟在困境项目盘活、资产价值提升及产业赋能、重庆市“三攻坚一盘活”等方面展开业务合作。

资料显示,华润渝康成立于2016年7月,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授权,报财政部备案、原中国银保监会核准的重庆市首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企业性质为中央企业。

紧接着,控股股东东银控股或其一致行动人东原迪马商务计划,自5月15日起6个月内增持ST迪马股票,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1元/股。另外,ST迪马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罗韶颖、杨永席、易琳,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王磊、熊小鹏、吴建楠、李俊杰计划自5月15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00万元,且不超过300万元。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