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开辟珠峰2.7公里空中运输通道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池北源2024-06-05 17:00

DJI大疆今日宣布,公司DJI FlyCart 30首次在珠峰南坡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这也是运载无人机在海拔5300米至6000米航线上的首次往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运输纪录。无人机可以减轻当地运输压力,增加高山地带安全性和环保性。

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期间,大疆运载无人机团队工程师克服高原反应、登山窗口期短、气候地形复杂多变等不利条件,在珠峰南侧大本营(海拔5300米)及以上海拔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无人机高海拔飞行及运输能力测试。

经验证,在气温零下5℃、风力达15米/秒(相当于7级风力)的飞行时段内,FC30未经任何改装,可于海拔6000米左右稳定飞行,并具备15公斤的载重能力;在载重15公斤、航线长度2.7公里,爬升高度700米的运输任务中,一次往返运输后仍余有43%电量,极限爬升工况下动力裕度仍超过20%,动力系统表现稳定,且仍有升限空间。

据悉,这也是全球首次6000米高海拔自然环境与真实登山条件下完成的无人机运输实测。该测试由大疆发起,并得到了尼泊尔无人机运营公司Airlift、国内专业影像团队8KRAW及想象尼泊尔登山公司的协助,在解决了飞行许可、设备运输、航线规划等系列问题后,完成了此次运输测试。

FC30在产品设计时,已针对各类极端场景做了优化。在刚刚结束的第40次南极科考中,FC30还通过了酷寒的南极气候和恶劣环境对无人机飞行性能的考验,并展示了稳定的飞行能力和可靠性能力,大幅提高科考作业效率和灵活性。珠峰地区实测开始前,也已在西藏日喀则地区针对6000米海拔做了极限摸底验证。

据悉,每年4月末至5月中旬是从尼泊尔一侧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窗口期。要在窗口期内完成FC30现场运输实测并为常态化运输积累经验,大疆运载团队决定今年重点攻克南坡大本营到C1营地段的运输,因为该线路有地球上最高的冰瀑——昆布冰瀑,它是南坡攀登珠峰的第一个主要障碍,也是南坡登山地理环境最为复杂、危险性最高的地段,亦有“恐怖冰瀑”之称。

 “人们常用致命和不可预测来形容它。”尼泊尔当地知名登山向导Mingma G表示,昆布冰瀑状况复杂,冰裂缝纵横交错,几乎每年都有登山队员及夏尔巴向导在昆布冰瀑丧生。尤其是以提供登山协助和运输服务为主的夏尔巴向导,一个登山季可能需要穿越昆布冰瀑多达30余次,以完成氧气瓶、瓦斯罐、帐篷、食物、绳索等物资的运输。高风险的工作环境,让高原适应性更好的他们同样面临着生命安全挑战。

珠峰地区可使用直升机运输来减少运输物资的次数,但由于海拔和天气,常出现调度不够及时、不能飞行、不能降落或费用高昂等情况。而运载无人机在这些方面优势明显,为物资运输补给和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提供更快捷、灵活的方案。

大疆工程师江建民回忆,在经历了5300米海拔空载近地悬停、空载拉高至海拔6191米悬停、海拔5300米负载10公斤近地悬停、海拔6000米负载10公斤悬停等一系列飞行测试后,团队开始在珠峰南坡大本营上空“开辟”出一条空中运输航线——在飞行器空载情况下,在昆布冰瀑上面C1营地附近寻找无信号遮挡人员必经点,确定目标点后完成航线规划,然后吊运15公斤登山装备(含3瓶自重4.5公斤氧气瓶和1.5公斤零散物资),按照15米/秒的飞行速度,从大本营穿越昆布冰瀑飞抵C1营地附近,并使用空吊系统进行一键索降,包裹触地释放后由营地附近地面人员取货;然后空中上货挂载15公斤垃圾进行智能原路返航,往返飞行共计12分钟,运行稳定,仍余有43%电量。

Mingma G透露,夏尔巴向导平均要花费大约6—8小时穿过昆布冰瀑,每次最高负重15公斤。去年他的队伍中就有3名夏尔巴向导在此丧生。而大疆运载无人机可以在白天或晚上仅12分钟内在营地之间运送15公斤物资,这让他们看到了减少伤亡的新方案。

责任编辑: 于德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