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焕新生!海目星医疗激光器全球发布会高能出圈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4-05-29 21:56

光的每一次突破,都将开拓万象新生。

5月28日下午14:30,“光起·万物生”海目星医疗激光器全球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行。

图片

来自生命科学、光子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家翘楚以及两百余位头部券商研究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代表云集现场,共同构筑了一个专业观点激荡,顶级智慧凝聚的创新发展高能展示与对话平台。

这场被全行目光锁定的新品发布会,隆重揭幕全球开创性的高功率可调谐中红外飞秒激光器,推动医疗激光技术迈向迭代升级的新纪元。

执光开路,驰骋医疗激光新境

激光发展的脉络,追根溯源在于光源的突破。海目星本次发布的核心光源,打破专业壁垒,横跨光子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解锁多元应用场景,在严肃医疗、消费医疗以及前沿科研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发布会现场,海目星董事、中红外飞秒激光专家梁厚昆博士,详细介绍了高功率可调谐中红外飞秒激光器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全面展现海目星对于医疗激光的革新与开拓。

图片

梁厚昆博士发表演讲

在近十年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海目星团队历经一年半时间,顺利研制出高功率可调谐的中红外飞秒激光器,并在中红外飞秒激光领域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

一是全球首次实现“瓦量级”平均功率。海目星将中红外飞秒激光产品输出功率由毫瓦量级提升至瓦量级,平均功率达现有产品的数十乃至数百倍,在生物微创应用上满足了医用的切割、消融要求。

二是实现重复频率500kHz。一秒钟内,该产品可以发出50万发脉冲,较之市场上的其他kHz激光器,多了500倍的脉冲量,显著提高消融效率,为进行高效医疗消融提供技术保障。

三是实现5-11µm“可调谐”。6-9µm的中红外波长几乎涵盖所有生物分子的强共振吸收峰,通过精细化的准确调谐,可以一一对应不同共振峰的中红外激光辐照特异性分子,使分子发生特殊的结构变化,从而实现精准、高效的消融及微创效果,且附带损伤小于细胞量级,几乎无损。

梁厚昆博士表示,与市面上的可见光和近红外飞秒激光相比,海目星的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可以利用更低功率实现更高效的微创消融效果与更微小的损伤,进一步保证激光微创消融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在角膜、虹膜、软骨、肝脏、胰脏和皮肤等生物组织上进行的系列实验验证: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拥有安全、精准、高效、几近无损的技术优势,治疗效果显著,将为医疗激光开辟全新的可能。

技术立新,擘画生命科学蓝图

围绕本次发布的国际首创医疗激光新品,海目星诚挚邀请激光界、医学界、金融界多位顶级权威学术专家坐镇,以三场专业高能的圆桌论坛为载体,全面呈现了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提升人类生命质量开启全新探索路径。

图片

□ 在技术先进性上

海目星的这款激光器采用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非线性频率转换,不受任何激光介质的影响,同时兼具“瓦量级功率、飞秒级秒冲宽度、波长可调谐”三大技术优势,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全球首创。并且在波长选择上,直接瞄准生物组织的指纹吸收峰,以精细化的可调谐功能,能够在生物医疗领域起到非常高效、精准的治疗效果。

□ 在临床应用上

海目星医疗激光器具备精细化调谐、精准识别、作用范围广、高效的应用特质,能够显著为临床的安全性保驾护航,从而进一步打开更加多元、复杂的临床应用市场,为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跃升、国内医疗激光技术的独立自主注入新的活力。

□ 在市场前景上

海目星在严肃医疗、消费医疗领域拥有广阔成长空间。在保持高增长态势的消费医疗市场,该产品在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毛发再生等方面更加安全有效,未来在相关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在高价值、高壁垒的严肃医疗市场,海目星的中红外飞秒激光器与现有医疗器械相比具备差异化优势,将在眼科、皮肤科、肿瘤科、微创消融等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全球首发高功率可调谐中红外飞秒激光器,是海目星自主创新征程中的又一丰碑。在工业激光,以及如今的医疗激光产业领域,海目星已经担负起寻求前沿科技突破、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使命,我们将不断地追逐科技的创新,追逐科技与健康无限的可能。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以技术为利刃,不断开拓医疗激光的产品矩阵,不断推动前沿技术储备落地开花,为医疗产业革新、为国家科技自强、为人类生命健康而鞠躬尽瘁、奋勇前行。(CIS)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