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之地哪家强?清明节成了一次测试场。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新兴旅游目的地成为清明假期新热点,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其中,近期因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持续“热辣滚烫”,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1倍;山东曲阜、河南开封等地客流增长明显。
另据甘肃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清明假日三天,天水市(2区5县)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其中4月5日,接待游客34.86万人次,再创今年新高。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清明假期3天,天水市酒旅订单环比增长89.3%。
“淄博烧烤”再度翻红
而“上一个网红”淄博,今年清明假期依然人气旺盛,据报自入春气温回升以来,八大局市场客流量持续升高,平常周末的日客流量已达8万人次,假期期间的日客流量更是达到10万人次。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3月7日至4月7日),淄博市烧烤订单环比上涨125%。
数据是检验人气的直接标准。这些网红城市留住了流量,接住了富贵,经受住了考验。它们背后,是一种文旅新趋势,以及短视频时代一个地方的走红路径。
文旅下沉新趋势
天水火了之后,更多的人发现,原来这个位于大西北的地级市,是一个人口不足300万、GDP只有800多亿元的五线城市。其城区面积狭长而窄小,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但这里却有A级旅游景区42处,其中就包括“中国第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
近些年,从西安、杭州这些如雷贯耳的“网红之都”,到淄博、哈尔滨这样曾经阔过的“翻红之城”,再到天水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城市,网络流量正像一棵繁茂的大树一样,以无数的枝丫深入大小城市和乡村,就如血液流向毛细血管。当下的文旅发展,呈现出明显下沉的趋势。
尤其是在这两年的网红城市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始于社交网络,陷于美食美景,忠于真诚服务。
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拍照录视频,分分钟上传网络分享……这些蕴藏在无数人指尖的涓涓细流,一旦有了一个清晰的流向,就可以汇聚成磅礴汹涌的“流量之海”。有分析称,没有算法,就没有“天水式出圈”。算法推荐,是“普通人给普通人推荐”“普通人听普通人劝”“普通人推荐普通地方”,让天水、淄博和理塘这样的地方有了出圈机会。
《抖音2024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累计生产乡村内容数超4.59亿个,新增乡村内容播放量近2.8万亿次;乡村内容获赞超415亿次,58亿条评论,28.05亿次分享。这些数据无不都是流量下沉乡村的客观见证。具体到文旅领域,目前抖音上的乡村文旅打卡地点已经超过17万个,累计有7000多万个打卡内容。
在流量下沉浪潮中,留坝是一个秦岭深处“走出大山”的县城。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县城建成区面积仅有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余人,被称为“袖珍县城”,规模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一个普通镇。去年7月,抖音“陕西DOU是好风光”在当地举办了民宿产业带沙龙,手把手帮当地商户“上抖音经营”。当地民宿商家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进行交易转化,相比6月,支付环比增长超过3倍。
东壁村
在福建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一个叫阿曼的返乡青年,带动了一个小渔村走上了争相开民宿的转型之路。村子邀请设计团队,融入山海、日落、滩涂元素打造网红特色民宿,形成了“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题”民宿产业带。当地30家民宿经过培训后,在抖音上线团购,一场民宿直播最高带来17万元销售量。随后,数十万“反向旅游”的年轻人,直接带火了这个小渔村。
“镜头”打开新世界、新可能
越来越多的县城和乡村在镜头之下被看见,这是故事发生的起点。只有被看见了,才能在外界产生好奇和交易,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文旅、农产品等更多的产业发展,让县城和乡村真正融入网络,融入主流社会。
难以想象,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诸如天水、榕江、漠河、留坝县、东壁村这些小地方,要该如何努力,才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声量。工具赋能,为这些小地方打开了新世界。
当然,这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从镜头之外,近距离接触那些身处大山中的乡村文旅创作者。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社交平台的助农价值,更看到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力量。细究每个地方的火爆,尤其是此前默默无闻的乡村地区,都离不开文旅达人和探店达人的带动效应。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风景中的小祁。
2023年夏天,凭着真诚到“有点傻”的服务出圈,@浪浪星球新疆小祁 的抖音粉丝量一路从400涨到了350多万。他所属的旅行社浪浪星球也随之火热,一票难求。透过他的镜头,也让人们看到了更多、更细、性价比更高的新疆美食美景和诸多游玩项目。
来自湖南湘西吉首市矮寨镇的时节海,将手机镜头对准家乡的美景和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如今他的抖音号@湘西苗族汉子(海哥)已经拥有13.3万粉丝。网友们循着他的视频来到矮寨,又将这里的非遗文化传播出去。去年秋季,矮寨奇观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倍,在传统的11月淡季,销售额同比增长10余倍。
普陀山导游小庄(庄道海),在疫情期间把烂熟于心的普陀山景色和故事,对着镜头讲出来,意外完成了一场“数字化”转型。2020年8月,他第一次在抖音发出约团邀请,原以为只能来五六个人,结果24人报名,让他看到了平台的力量。由此,小庄开启了“主播+导游”的新人生,过去四年接待了十余万从线上而来的游客。
@普陀山小庄
据统计,过去一年,抖音新增万粉以上的旅行达人近1.9万名。这些扎根在乡村和县城的创作者和文旅商家们,运用短视频、直播工具,讲述自己的故事、记录真实生活,构成了一个个小地方通过互联网向外奋力伸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还有数以亿计的普通用户,他们举起自己的手机,记录、发现、发掘,一个不经意间的随手分享,就可能带火了一个城市、一个景点,或是某个细微的事物。这正是文旅下沉的基本盘。
此外,文旅下沉一定程度上也和年轻人热衷于“反向旅游”有关。越是家喻户晓的大地方、著名景点,人就越多、交通就越拥堵、消费市场就越商业化;而越是不知名的小地方,越保留了一些原生态的趣味,旅行就越轻松,获得感就越强。这也是当下一些小地方突然蹿红的内在逻辑。
永远有年轻人在寻找“下一个”,也就不断让更多的地方脱颖而出。
地方营销公式和记忆点的“杀伤力”
如果城市/地方营销有公式的话,那么“内容生产+算法推荐+互动出圈”,肯定要算一个。这一价值链条正在让“生活烟火气”“线下吃喝玩乐”等内容不断被记录、被推荐、被发现,随之引发网友纷纷参与讨论、打卡与再创作,以前未被发现的“美好体验”被更多地挖掘出来,形成了一个深度下沉、无限循环的流量闭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交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内容的传递,不仅能够很好的将乡村的新产品、新场景、体验的创意表达出来,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消费,还可以塑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文化+乡村旅游+数字经济”的发展新路径。
各地文旅局纷纷在抖音“上分”
4月10日,2024年“美好乡村等你来”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暨第二十六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地区召开。抖音生活服务“山里DOU是好风光”发布了三大乡村旅游数字化提升专项。
“县域特色活动助力专项”旨在助力有特色、有创新、有社会带动作用的特色文化活动,帮助乡村打造流量IP。“重点村镇帮扶专项”将以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为核心,面向乡村地区的经营主体开展帮扶。“乡村文旅创作者扶持专项”,支持更多像庄道海这类文旅探店达人,阿曼这种返乡青年,开展关于乡村正能量、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内容的创作。
除了这些举措,现象级出圈事件、文旅消费拉动需要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等主体全方位联动。各地方和创作者敢于触网、深入触网,在“抄作业”的同时作答更多的主观题。
在年初哈尔滨爆火之际,@河南文旅 率先发起文旅宣传“题海战术”,打造“听劝人设”。2024年1月至3月粉丝增长14倍。@如意甘肃 在3月份凭借“甘肃天水麻辣烫”热点事件,累计涨粉15.7万,增长51%。这些富贵看似“泼天”而来,其实也有很大的自我努力成分。
一方面,每个地方都可以有自己的“十五分钟”。它可以是美景美食,也可以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或者是某种手艺、节日、活动,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调。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地方,这也是每个地方的自我价值所在。
抖音生活服务天水市“吃喝玩乐地图”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人们之所以厌倦了一些主流景区,正是在于它们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各地在借助网络平台推介自身特色时,关键是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扬长避短。从淄博和天水的案例就可以发现,单靠吃不能长久留客,还是要基于地方特色的“吃喝玩游娱购”及本地文化,给每个地方打上特殊记忆点。
以天水为例,小小一碗麻辣烫,何以迸发出如此大的号召力?红薯粉条的筋道Q弹、甘谷辣椒的“色香味”,乃至烫串大叔的表情包,都是细微但不失力道的记忆点。
细节最具“杀伤力”,而如何在细节上下功夫,才真正考验一个地方在流量到来前夜的真功夫。文旅下沉对县城和乡村地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看见趋势更要顺应趋势、理解趋势,将经验和规律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