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资本会青睐哪家内资银行?
来源:金融投资报作者:刘柯2024-01-31 09:00

最近,高层表示,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包括取消外资参股、收购、增资金融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也就是说,现在外国资本可以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实现完全控股。

受这个消息影响,部分外资持股比较大的上市银行最近几天表现不错,如上周五涨停的齐鲁银行,其第一大股东就是外资澳洲联邦银行,持股比例为16.28%;悄悄创下阶段新高的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为荷兰ING银行,持股比例为13.03%;短期涨幅接近10%的青岛银行,第二大股东为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持股比例为17.5%;从底部反弹涨幅超过20%的成都银行,第二大股东为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持股比例为19.76%;头部城商行西安银行,第一大股东为加拿大丰业银行,持股比例为18.11%;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为法国巴黎银行,持股比例为15.24%。

其实,很多大型银行以前也有外资银行持股,而且都是知名银行,如花旗集团一度持有浦发银行的股份比例达20%左右,华夏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曾经是德意志银行。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这些外资银行已经退出上述银行大股东行列。因此,我们要分析在新政出台以后,外资银行还会不会卷土重来,会青睐哪家银行。从此前和现在外资银行的持股经历可见,不外乎这几个条件:最好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而且要有全国业务牌照,最关键的是实控人不是很强势,股权比较分散。

目前,外资银行依旧持股的A股上市银行,基本都符合上述条件。但有一个问题是,目前坚持持股的外资银行都还算不上大银行。比如最强的荷兰ING银行,是排名全球前10左右的资产管理集团,这个也算是比较牛的了,法国巴黎银行2023年在世界500强中也只排到123位。其他如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其在2023年世界500强中只排到了383位。因此,现在能吸引什么样的外资银行回来,比能不能有外资银行回来更重要。而且,外资银行基本上都不是做短线的,如果前期走了,现在要想其回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这一新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可以100%控股金融机构是履行入世承诺,而这个条款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国内金融机构也可以反向收购海外银行,以加速人民币资产全球化。从这个角度看意义更大,毕竟我们的银行在全球排名也非常靠前,利用外资银行股东的优势“出海”更可能锦上添花。因此,选择“强强联合”的银行更有中长期价值,强势的外资银行有广阔的海外资源,而强势的内资银行有丰厚的家底,“出海”更容易。从这个角度分析,就目前上市银行的外资股东持股情况看,两个头部城商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机会似乎更多。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