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这个平台淬炼并锻造了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宇嘉2024-01-01 15:3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过去的三十年,经济和社会领域讲述了最激动人心、最荡气回肠的中国故事。就像早前走进证券时报大楼里看到的那两行醒目的红色大字——“守望资本市场 推动社会进步”一样,即将迎来30周年的证券时报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推动者。让我感动的是,证券时报一路走来的这三十年,也留下了我的成长故事。

2012年1月份,我在证券时报评论版发表了第一篇署名文章,自那以后,每周给专栏供稿,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到现在已过去11年。粗略匡算,包括评论版和专栏合计发表了超过500篇文章,累计超100万字。曾有人说过:“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如果我称得上专家的话,最要感激证券时报这个平台。

这绝非恭维。证券时报的传播效率特别高,往往在凌晨1—2点,当天报纸的网络版就发出去了,而其他财经媒体也会在第一时间转载。无怪乎,每次我邀约时报的朋友晚上小酌几杯,但到了七八点钟,他们都得赶回去加班加点做版面、改稿子。每到深夜,深圳很多写字楼灯火辉煌、亮如白昼,其中就有时报大楼里的兄弟姐妹们。

因为他们挑灯夜战,我的很多思想、观点,才能像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一样,借助短促的点信号,神奇地传到它该传到的角落。于是,才会经常有行业内的朋友、同事就某些话题和我探讨,有的观点甚至可能影响到行业管理的决策。证券时报评论版或专栏最大的优点,就是针砭时弊的观点能最大程度尊重作者的初心表达,让思想涤尘荡垢,揭示背后的逻辑,传达给想看的人。

对我这样一个撰稿人来讲,思想经常放飞到泛滥,甚至不考虑是否言过了,这对时报编辑来讲非常不易,他们既要尊重作者的原意,也要面对舆论和把控表达的风险。可这些压力都在内部消化了,对我的一贯要求就是“淬炼好东西”。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文章只是最后呈现思想和观点的反复验证以及揭示真相和底层逻辑,成为我评判自己进步与否的标尺。

10年前,刚开始供稿件、写专栏,挥斥方遒,激扬文字,就以为所谓的创新方案就是灵丹妙药。现在,文笔青涩的基因已蜕化,看待问题也更加理性。研究了十几年的房地产和宏观经济,话题越谈越沉重,问题越看越棘手,但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唯有此时才发现,我的认知非常局限。真正能改善世界的工作就是眼睛、脚步、身体都向下,然后日复一日的思考总结和点滴进步。

这就是过去11年,我在证券时报累计创作100万字表达后的最深体会。放眼全球,当下生活越来越为遍地世俗所裹挟、苟且偷生所屈从。但值得欣慰的是,但凡有索然无味与内心孤独占据的时间中,时报都能给予我精神世界的填充。仰望星空时,宁静地思考,如果能把发自内心的、深思熟虑的、有专业水准的、有匹夫之责的作品通过时报传达出去,我们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自己的点滴贡献。

2018年,因工作变动,我离开深圳来到广州,加上工作越来越忙,与时报评论部门的老友们很少再见面。好在,每周都要忙里偷闲,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保持专栏的节奏。以前总以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后来才明白,其实难得的是重逢。内心涌到笔尖是与理想中的自己重逢,也是与时报的老友们重逢。

证券时报创刊30周年,一个专业性特强的媒体,能坚持30年,适应媒体新时代,从多方突围和发展,确实不易。希望它一如既往,继续绽放,更加历久弥坚。也祝愿时报越办越好,守望资本市场、推动社会进步,在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