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舆情周报丨*ST博天5年财务造假 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愈演愈烈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12-15 18:18

本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这意味着,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已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资本力量;12月13日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与此同时,前11个月贷款增量达21.58万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在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性工具合力支持下,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恢复向好,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企业资金“获得感”也有所增强。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近一周(12月9日-12月15日)舆情热度靠前的前五大上市公司事件是:

QQ截图20231215190205.png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ST博天5年财务造假

12月8日晚间,*ST博天(603603.SH)披露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

*ST博天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

事实上,公司多年财务造假行为,在虚增收入、利润的同时,也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扭曲。其中,公司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合计为19.55亿元,且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138.06%。

其中,公司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合计为19.55亿元,且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138.06%。   

上述情形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即“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相关话题的舆情声量峰值主要出现在12月11日。

image.png

媒体观点:

《证券时报》: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是打击财务造假、清退“害群之马”的重要途径。自退市新规以来,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已持续显现威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全面加强监管,对财务造假查处清退的步伐日渐密集,一批造假公司先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已被快速出清。

《中国基金报》:值得关注的是,“造假金额+造假比例”这一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是退市新规改革的一大亮点,旨在丰富“零容忍”下清退重大财务造假公司的工具箱。在投行人士看来,触及这一指标的造假公司,虽未达到年报造假规避退市的标准,但其财务造假金额大、比例高、持续多年,对市场秩序和信心造成严重损害。如任由其滞留市场,将带来严重的反向示范效果,不利于市场生态的塑造。

舆评:

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风险日益加大。一方面,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监管举措,如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另一方面,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也更加愿意举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ST博天财务造假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舆论风险和声誉风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舆论层面,该事件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和讨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在声誉层面,该事件也对上市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损害。上市公司应高度重视舆论风险和声誉风险,加强内部治理,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发生。同时,上市公司也应积极回应投资者的关切,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公司声誉。

*ST柏龙提前锁定退市

12月13日,有着“A股服装设计第一股”之称的*ST柏龙(下称“柏堡龙”,002776.SZ)股价跌停,收盘报0.63元/股,已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即使剩余的9个交易日每日实现涨停也无法重返“1元”,由此该股已提前锁定了“1元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司曾公告,收到实际控制人陈伟雄、陈娜娜家属提供的揭阳市公安局出具的《逮捕通知书》,获悉经揭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陈伟雄、陈娜娜已于2023年6月19日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执行逮捕。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细节显示,陈娜娜通过柏堡龙控制“陈某君”等9个银行账户,向杨杰、郑慧控制的“郭某樱”等9个银行账户支付8300万元,共同操纵“柏堡龙”。为实施操纵行为,杨杰、郑慧使用“曹某凤”等92个证券账户(以下简称账户组)进行证券交易。

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5月31日,杨杰等人控制使用账户组,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交易、对倒“柏堡龙”,多次以盘中拉抬、尾市拉抬等手段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造成期间内“柏堡龙”股价明显异常,构成操纵证券市场。

操纵期间共计219个交易日,账户组共交易218个交易日。

其中,2018年7月6日至10月10日为建仓拉抬阶段,2018年10月1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为维持股价阶段。操纵期间累计竞价买入1.3亿股,买入成交金额20.96亿元,买入成交排名第一的交易日达115个,占账户组交易日的52.75%。累计竞价卖出1.09亿股,卖出成交金额17.84亿元。

证监会指出,操纵期间,账户组持股占“柏堡龙”流通股本比例超过5%的交易日达200个,最高持股占比达13.22%,账户组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明显。

尤其在2018年7月6日至10月10日,账户组拉抬特征明显,以不低于市场卖一价或市价大量申买,持股总数迅速从372万股增加至3779万股。

操纵期间,账户组共计存在49个时段内股价涨幅2%以上且时段买成交占比30%以上的盘中拉抬行为,共计存在8个时段内股价涨幅2%以上且时段买成交占比30%以上的尾市拉抬行为。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相关话题的舆情声量峰值主要出现在12月14日。

image.png 

媒体观点:

《证券时报》: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持续推进和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壳资源价值急剧下降,市场炒壳之风得到明显遏制,基本面的好坏已逐渐成为决定公司是否应该退市的重要判断标准。开源证券认为,“1元退市”的规则设计可以将那些基本面持续恶化的上市公司通过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方式使其股价持续低于1元,甚至对于部分股价极低的公司还能在20个交易日之前提前锁定退市,从而帮助投资者提早做出投资判断。

《币海财经》:据中证报,退市名单不断拉长,资本市场“出口”更加畅通。截至12月14日,2023年以来内地资本市场已有47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44家强制退市,1家主动退市,2家重组退市。潜在退市公司还在继续增多,*ST柏龙、*ST华仪、*ST泛海等公司近期接连发布公告,披露退市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在坚持应退尽退、打开常态化退市“出口”的同时,重大违法类、财务类、交易类等退市情形逐渐增多,资本市场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有进有退”的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东方甄选风波再起

近几天,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愈演愈烈。12月13日,东方甄选(01797.HK)大跌近13%。

12月12日晚,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在直播间,对“小作文”风波进行回应。孙东旭表示,“这几天沸沸扬扬,发生了一些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站在我的角度,非常有必要对大家做一些解释和说明”。

孙东旭首先批评了引发“小作文”风波的小编,“小编工作有情绪可以理解,但是沟通的方式不对,更不能带着情绪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本人没有及时注意到小编团队的不满情绪,是我作为CEO的问题,这件事导致董宇辉12月10号心情不好,我非常理解宇辉”。

对于12月10日董宇辉未如期直播,孙东旭称,“宇辉的一些反应有些欠妥,10日那天确实受到了影响,也是经过跟我的沟通临时决定不上播了。其实有任何内部问题,不应该影响既定的直播安排。”

对于备受网友关注的董宇辉待遇以及是否遭受不公正对待问题,孙东旭也进行了明确回应。

孙东旭称,公司全体都非常感激董宇辉对公司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也由衷地欣赏董宇辉的才华。“最近有很多粉丝在网上不停质问,公司为什么亏待宇辉。请大家不用担心宇辉在公司被欺负,更不用担心他在待遇方面会被公司亏欠。公司在宇辉身上的投入和保障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12月13日凌晨,风波的核心当事人董宇辉也发布长文回应。董宇辉表示,最近几天发生了很多事情,闹到现在纷纷扬扬,不是公司的本意也不是粉丝们的本意。吉林专场期间,不想喧宾夺主所以不愿过多回应。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相关话题的舆情声量峰值主要出现在12月13日。

image.png 

媒体观点:

《雷达财经》:有分析人士指出,参照东方甄选如今的体量,想要让董宇辉一人完成其所有文案的撰写并不现实。但作为一家公众公司,东方甄选内部的“矛盾”不应该以此次风波的形式呈现给外界。公司账号作为团队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途径,其发言往往并不代表小编自己。因此从利害得失的角度出发,官方账号的每一次发声都应该极为慎重,要充分考虑清楚发声之后可能带来的后果。从大批网友涌入对手直播间的后续发展来看,此次事件的确给东方甄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新经纬》: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中心高级咨询顾问陈涛对中新经纬提到,电商直播和传统意义上的娱乐化直播截然不同,核心在于交易,不能仅以用户的关注度来衡量。一时的热度只是次要,重点在背后是否有强大的供应链、过硬的产品去支撑,以和消费者建立长期联系。目前,直播在整个电商行业的渗透率并不高,还有足够的市场去容纳足够多的MCN和主播,直播和零售还有很多结合点可以挖掘。

舆评:

“饭圈效应”引发‍‍市场波动一场员工之间的纠纷,已经上升成为“商战”甚至是市场波动。对于内部纠纷,东方甄选需要及时澄清事实,消除公众疑虑。同时,也要反思自身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透过本次风波,依稀可见团队内部对于文案创作的撰写、分工、奖惩机制也存在模糊地带,此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队协作积极性与内部团结度。此次“小作文”危机爆发,“泼天的富贵”流向了竞争对手高途佳品,更体现出公司内部管理、沟通的重要性。(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