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不是零和博弈
未来是“合纵连横”
年过古稀的杨维云当了50年老师,又把课堂搬上了抖音直播间。
在“喜洋洋拼音课堂”上,她衣着素净、口齿清晰,饱含热情地讲解着基础拼音和汉字。直播间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纪从学龄前到72岁不等,中年人居多,因不识字或不会拼音,与人沟通常受到阻碍。一年来,有人经过学习已经能给自己的小孩读故事书,有人还学起了古诗,这些改变都更加坚定了杨维云继续直播授学的信念。
杨维云在抖音直播教拼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公益不只是“捐赠的线上化”,更是发挥科技的“理性工具”作用,探索出多样化公益应用场景与传播模式,同时启发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作者在各自专业领域进行内容生产,成为知识分享者、理念倡导者、文化传承者。这种用户与平台之间共同价值的凝聚,成为公益平台输出的一股新能量。
近日《2023年抖音公益专题报告》发布,该报告负责人介绍称:“除了系统总结平台发展成果,更希望通过报告向大家种草公益,激发大家参与公益萌动的种子。同时基于抖音自身平台生态和优势,为互联网公益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启发。”
以抖音公益为蓝本,互联网公益在实现社会价值上有何新尝试与可能?
多元主体参与拓宽公益边界
2022年5月,彭南科凭借自身摄影记者专长,拍摄并在抖音上发布非遗农耕用具和传统农技手艺的短视频,吸引超百万人围观,让家乡湖南湘西成功出圈。和他一样,不少创作者希望结合公益,用自身的内容和影响力为当地赢得关注和改变。
对此,公益平台开始牵线搭桥,提供本地化定向撮合的机会。
打开@大山深处的孩子王抖音号,拥有200多万粉丝的大悲乡岭后小学“网红校长”陈文水每天都会直播孩子们的营养午餐。“冬天了,给孩子们炖了个牛肉,今天还有苹果和牛奶......”直播间里,陈文水一边记录和分享着学校的日常,一边回应网友们关心的爱心捐款账目使用情况。
在抖音公益平台帮助下,@大山深处的孩子王成功联合壹基金和爱心网友,筹集到了470万元,改善了当地儿童的求学环境,也解决了他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除了教育助学、扶危助困、乡村振兴、生态人文四大类受广泛关注的社会议题。小众公益项目辐射的群体,也因普通人的公益坚持被更多人看见。
抖音公益内容创作者杨鑫因用短视频记录团队给山区空巢老人拍遗照的过程引发关注。在分享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拍摄时,杨鑫说到:“卧床多年,老人第一次被这么多人扶起来,只为拍一张照片。”她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谢谢你,我奶奶笑得很开心,我看到了对生命的一种坦然。”网友留言说。据介绍,杨鑫同时也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银天使公益项目执行人,许多抖音视频中都添加了银天使等助老公益项目入口,为项目带来款物支持。
依托内容创作生态,平台正聚集起多元社会主体,一起为公益发声。据统计,自2021年字节跳动公益平台上线以来,参与公益的用户总人数累计超过1.8亿人,参与人次达4.28亿次。用户、达人、明星、媒体等构成的创作者群体,在抖音用内容传播公益美好,他们创作的公益内容涵盖视频、图文、直播等丰富的形式,合计达107万条。
人们重新注意到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社会问题、身边亟需帮扶的群体,公益的边界因此被不断拓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表示,“通过各方的不断努力,公益事业未来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公益,时时可公益。”
技术赋能公益破圈与信任建设
互联网公益平台虽能放大爱心,却难以消除质疑。
由于公益执行的链条较长,在很多县区,基层学习成本高,项目执行投入大,数字生态不完善,公益项目数字化程度并不高。
在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负责人罗海岳看来,公益信任建设一方面靠“证据”,更重要的是靠“共情”。前者是公信力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尽可能地表达透明,后者是用优质的内容和高效的传播方式,去帮助大家建立对公益的正向感受,这两件事情一起抓,公益才能永续推进。
换句话说,公益信任建设基于事实加感受。抖音以视频和直播为主的内容生态,对公益机构将项目进度、善款走向等更直观、及时地反馈给捐赠人具有天然的优势。涵盖多层面的内容创作力量,加速着公益传播破圈。
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发起的“让它去野”动物保育公益项目为例。抖音平台的公益直播沉浸式展现救助中心的治疗和放归过程,以“云认养”的形式号召用户参与公益传播及筹款,并接受来自万千抖音动物守护员的“云监督”。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工作人员正在用抖音直播。
截至2023年10月31日,累计290万人观看了红山森林动物园公益直播,捐献260余万元爱心善款,真正实现人人都能成为动物守护员,帮助更多野生动物重返野外家园。
此外,在志愿者招募、机构内部提效、公益人才培育等方面,抖音公益也在持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开放了多种产品与服务资源,助力公益组织全面提升数字化专业能力,并以此推动整个公益行业在数字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模式创新激发公益更多可能
2021年11月,字节跳动公益获得民政部颁发的“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资质,在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产品端正式上线。
彼时,整个平台已经拥有超6亿日活用户,支付、互动等功能齐全,公益平台具备坚实的基础和丰厚的土壤。作为“后起之秀”,抖音公益平台沿着前人的正确足迹,用一年半的时间迎头赶上,实现了其他公益平台5-6年成长期的跨越。
经历从0到1的起量阶段后,抖音公益发力解决更多社会问题。
在寻人公益领域,依托平台、技术以及多方公益力量,通过线下空间定位,配合线上依据地理位置精准推送、扩散分发,帮助提升寻人效率和成功率。目前,抖音寻人已升级为国内最大的公益寻人平台之一。
在抖音寻人的助力下,97岁台湾老兵回到四川泸州和亲人团聚。
为助力古籍文本数字化,推动古籍保护与传承。去年3月,抖音公益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合作共建“识典古籍”数字化平台并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023年2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抖音公益联合研发的《永乐大典》数字图书馆,正式上线“识典古籍”平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3D模型直观感受《永乐大典》的原貌,还可以便捷地进行大典内容检索、阅读、高清影像底本查看。煌煌巨作,在数字化中重焕新机。
互联网公益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纵连横。“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公益选择及丰富的用户体验,通过激发社会的善意行动,才能共同构筑起持续发挥公益光热的能量场。”罗海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激发更多公益参与,抖音公益平台将在项目健康度评估系统基础上,建立项目筛选机制,让更多的好项目得到更丰富的资源。内容质量可能是未来公益机构在平台上获得新成长的基本功,公益机构或公益组织“叙事”的能力将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