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下,如何投资大湾区?投资公开课带你get跨境理财正确姿势!
来源:中国基金报2023-12-03 13:46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交流日渐频繁,资产管理行业服务模式也日渐多样化,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活跃、投资者信心的提振,都离不开经济的稳健运行。而投资者金融素养的提升与对资本市场信心的提振,都将有助于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为更好地满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投资理财和金融素养提升需求,中国基金报在深圳证监局指导下,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为宗旨,联合深港两地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共同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公开课”系列活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为两地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选择和流动性的同时,已经成为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参与对方市场的重要渠道。投资公开课的第二课,中国基金报联合港澳地区主流新媒体平台橙新闻以“互联互通下的大湾区投资”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华夏基金(香港)、博时基金(国际)、南方东英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的多位行业大咖嘉宾,共同探讨互联互通背景下的跨境理财通,ETF互联互通的演进与投资展望,全球资产配置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型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等多个主题。

11月20日,在云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编辑、橙新闻总监陈正伟、中国基金报副总编辑杨磊、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陈志华、香港警务处前助理处长、保安局前政助、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名誉顾问卢奕基等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互联互通下的大湾区投资”——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公开课的第二课在中国香港顺利举办。

以下为嘉宾观点:

跨境理财通迎扩容

进一步丰富湾区人民资产配置选择

自正式启动以来,跨境理财通稳步发展,已成为区内居民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便利可靠的跨境投资渠道。尤其在今年全面通关恢复之后,大湾区内的跨境理财需求也得以进一步释放,跨境理财通业务步入快车道。

那么跨境理财通与其它跨境投资品种有何不同?普通投资者该如何购买“跨境理财通”?跨境理财通的推出与发展对整个湾区将带来何种深远影响?华夏基金(香港) 业务拓展部总监徐佳以《如何通过大湾区理财通配置海外资产》为主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首先,徐佳简单介绍了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定义,跨境理财通是指港澳投资者和大湾区的内地投资者,通过当地的银行去跨境互相去购买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的投资产品和理财产品。徐佳指出,与以往投资渠道相比,跨境理财通业务扩大了内地投资人可投资的产品标的范围,实现了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究竟投资者应该怎么参与?在购买额度方面,徐佳介绍,目前南向通和北向通的单边总额度都是1500亿元人民币,个人投资者的可投资上限是1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8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累计有5.9万个人投资者参与了个人理财通的试点业务。

今年以来,跨境理财通的投资者数量与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跨境理财和投资需求进一步释放。徐佳认为,跨境理财通的开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对于内地湾区投资者来说,丰富了居民的投资选择,有利于湾区人民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与国际化。

在演讲的最后,徐佳重点介绍了“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一步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五方面举措:一是优化投资者的准入条件,支持更多的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二是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新增证券公司作为参与的主体,提供投资产品及相关服务;三是扩大“南向通”“北向通”合格投资产品范围,更好的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四是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五是进一步明确机构可以开展的跨境宣传销售行为,引导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ETF纳入互联互通

是互联互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去年7月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意味着互联互通现货生态链更加趋向完整,进一步改善投资者结构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ETF市场的健康发展。ETF通正式开闸对海内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均具有重大意义。博时基金(国际) 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陈延以《ETF互联互通的发展变化和投资展望》为主题,从ETF互联互通机制概述、ETF互联互通一年以来的发展变化以及ETF互联互通下的投资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观点分享。

首先在第一部分,陈延介绍了互联互通的发展历程、ETF互联互通纳入标准、ETF互联互通投资者门槛以及互联互通的产品特征。以首批ETF互联互通产品为例,陈延表示,ETF互联互通产品有2大特征,首先是其平均规模相较内地市场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流动性更好;其次,宽基ETF的基准以主流宽基指数为主,主题行业类ETF更偏新经济行业。

自从2022年的7月4日ETF被正式纳入互联互通之后,ETF互联互通已平稳运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陈延总结,ETF互联互通一年多以来,ETF互联互通无论是在产品数量方面还是在交易热度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产品数量方面:

一是产品数量持续扩容,纳入产品不断丰富。截止2023年9月,整体合资格ETF数量从首批的4只港股通ETF、83只陆股通ETF上升至如今的6只港股通ETF、131只陆股通ETF,整体数量达到137只。

二是陆股通产品格局逐渐完善。在整体合资格的131只陆股通ETF中,宽基指数ETF共有49只,规模占比约为60%,涵盖了中国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宽基指数;主题行业策略类ETF共有82只,规模占比约为40%,不但在广度上覆盖大部分行业,在深度上同时也涉及不同细分赛道。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陆股通ETF完成对于热门赛道的布局,获得相应行业的暴露。境外相对稀缺的主题行业及策略类ETF可能更容易受到境外投资者的关注。

三是港股通产品覆盖主流指数,投资品种有待进一步扩容和发展。港股通方面,整体合资格的6只陆股通ETF均为各具代表性的港股主流宽基指数,包括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以及恒生科技指数,境内投资人也较为熟悉。

交易热度方面:

一是ETF互联互通交易热度稳步提升。过去一年以来,ETF互联互通的交易热度与成交规模在稳步提升。

二是ETF互联互通交易占比逐步上行。整体来看,港股通ETF占其港股通交易量总额的比例增长较为迅速,高峰时期占比已经超过15%;而陆股通ETF占其陆股通交易量总额的比例增长较为缓慢,最高占比还不超过1%,陆股通ETF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过去一年以来,ETF互联互通在交易热度方面呈“北冷南热”。陈延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港股通ETF数量少且相对集中,相较陆股通有更好的知名度和认同度,同时近几年港股市场抄底资金亦有一定贡献。

此外,目前ETF互联互通南向资金交易属性特征明显。陈延表示,南向资金可能将部分港股通ETF作为快速交易模式的工具,以短期交易为目的,相关产品的每日增减市值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可以看到南向资金明显更加活跃。

在最后的投资展望部分,陈延着重对比了陆股通ETF与本地上市ETF、港股通ETF与本地上市ETF的差异。在陈延看来,不同市场参与者共同组成了ETF产品的生态圈,而互联互通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该生态圈。陈延表示ETF是互联互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互联互通可能会迎来一些新的产品类型,例如人民币柜台未来也会纳入港股通,陈延指出,它能为参与港股通ETF的一个投资人消除汇率风险,进一步壮大南向资金,同时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海外市场面临多重风险

当前港股相对低估 具有较大弹性空间

跨境理财通是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路径,是打通中国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重要纽带。那么随着美联储“后沃尔克时代”最激进加息周期渐近尾声,站在当前,全球资产配置该如何构建?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执行董事张忻哲从全球资产配置视角,为我们解读了互联互通下的港股ETF投资。

张忻哲首先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由海外市场宏观风险因子入手,就全球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的近期表现进行了解读。

张忻哲指出,继2022年的激进加息之后,2023年美联储加息继续,但幅度和速度都明显放缓。美国公布的三季度GDP大超市场预期,因此美联储可能在12月或者明年年年初进行一次加息,当前临近加息末期,尾部风险值得关注。当前市场的现状体现为美国宏观基本面表现强劲,主要表征为通胀虽然进入下行通道,但依然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值2%,同时美国本土就业市场表现火热。

美国持续通过财政的支付转移来刺激经济,而财政扩张进一步增加通胀的压力,削弱美联储加息缩表带来的效果。当前美国政府即将陷入天量发行和减弱财政刺激的两难格局,同时明年大选前两党就支出预算仍存在争议,美国政府11月仍有停摆的风险。对于市场接下来的演绎情况,结合美股市场的头部消费公司的股价表现,张忻哲认为,由超额储蓄带来的消费脉冲或者刺激已走到尽头,美股市场当前面临高利率压力和潜在衰退的风险。

当前美国居民的债务处于历史低位,每个月的偿债占据可支配收入不到10%,负债杠杆率非常低,美国的居民的杠杆率水平是可能过去40年最健康的水平,所以金融系统的风险概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张忻哲表示,未来可能会面临美元的流动性挤兑风险。

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25%的存量,作为市场最大的单一买家,美联储实施QT以来,已经缩表接近一万亿美元。张忻哲分析,近期美国国债由于缺少买家,尤其是长端国债发行遇冷,所以自3季度以来短端T-bills成为美国国债主要发行期限,短端最大的接盘方是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市场,但是从六月开始流动性迅速抽干。目前T-bills已接近存量美国国债的25%,这一官方限定比例。预计4季度开始长端发行会占到40%,明年上半年还会提升。张忻哲指出,美国国债利率恐怕仍未见顶,未来半年内可能会面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最后,张忻哲表示,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正处于低位水平。同时,相对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具有更好的弹性,而在市场相对便宜的时候,高弹性标的是投资人进行低位建仓的更优选择。

“旁氏诈骗”案例分析与

新型投资方式风险防范

近期香港JPEX案轰动市场,而它也被成为香港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为何金融诈骗涉案金额屡屡惊人,手段还层出不穷?当前新兴投资方式正随着数字化逐渐普及,虚拟资产背后隐含哪些潜在风险,普通投资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又该警惕哪些方面?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陈志华为我们带来了新型投资方式风险防范的相关分享。陈会长的分享主要分为两部分,对旁氏骗局历史由来及原理的介绍,以及关于新型投资方式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建议。

陈志华会长首先向投资者介绍了庞氏骗局的原理、历史与运作方式。他表示,庞氏骗局是一种承诺高回报低风险的欺诈性投资骗局,通常就以空壳公司伪造并不真实存在的投资计划来做招徕,实际上就是利用后来投资者的部分资金来兑现对早期投资者承诺的回报,借此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直到没有新人的加入,骗局就会因为资金流枯竭而崩溃。庞氏骗局自现代的金融系统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不但从未减少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自2000年以来,在世界各地有记录及有一定规模的庞氏骗局就有接近二百五十宗,每宗庞氏骗局涉及金额由几千万到几十亿美金不等,已发展到要以美金按亿去计算的程度。

关于“庞氏骗局”名字的由来,陈志华会长详细讲述了查理斯·庞兹的骗局案例。作为当时轰动美国金融界,吸引了广泛媒体关注的诈骗案,查理斯·庞兹主要是以万国邮政联盟推出的国际回信券在各国之间的价差为投资概念,推出了一套投资计划来吸引投资者。由于国际回信券本身的运回成本比各国之间的价差还要高,庞兹从未真正投资,而是用收到的后来投资者的钱来重新分配给早期的投资者。庞兹利用这个骗局收到的投资短短几个月内收到的投资不断地飞速增加。1920年7月波士顿邮报开始对这一投资计划产生质疑并展开调查,发现当时整个计划的投资总额远远超出国际回信券总流通金额近6000倍。同年8月,庞兹被捕,被控以多宗欺诈罪,而在短短八个月内他的诈骗金额已累计高1500万美元,换算至今日价值大概是2亿3千万美元。

在以上案例的基础上,陈志华会长总结了庞氏骗局的六个特点:一、保证风险低高回报;二、无论市场是怎样都可以获利;三、声称为了提高竞争性的投资计划,需要保密或者强调过于复杂,没办法向客户解释清楚;四、没有向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注册;五、不容许客户翻查他们投资相关的官方文件;六、客户在提取资金的时候就遇到困难。陈会长强调,庞氏骗局与层压式推销骗局的关键区别在于,庞氏骗局的受害者并不知情,而层压式骗局的受害者往往同时也是共同参与者。

在主题演讲的第二部分,陈志华会长重点分析了虚拟资产平台的五大投资风险:一 、赚去的利息不够弥补跌价,由于虚拟资产价格起伏较大,以虚拟资产作为收息或质押用途,最终可能赚取的利息不够弥补下跌的价格;二、息率的改变,很多平台的息率或者回报是可以随时更改的,高息或奖励未必能一致维持;三、挤兑的风险,遇上币市大跌或者平台出现问题时,大量投资者撤资可能会给平台的流动性带来压力,最终出现恐慌或挤兑风险;四、平台风险,由于大部分虚拟资产平台未收到监管,平台运作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在遭遇平台停运、欺诈、违约失事或遭黑客入侵时,投资者可能会遭受损失,难以申诉索赔;五、可能属非认可集体投资计划,由于其高风险性相关产品无法获得证监会的审批,因此投资者的权益无法获得证券及期货条例的保障。陈志华会长建议,在参与虚拟资产交易或者投资之前,通过证监会官网充分了解相关机构的资质,警惕无牌照的交易平台的风险,以避免出现损失投诉无门的情况。

除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风险,在主题分享的最后部分,陈志华会长总结了虚拟资产的七大风险:一、缺乏内在价值,也没有任何政府、银行或者实物担保,其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的信心或者虚拟资产的供求状况,因而其价格容易受市场传闻或名人效应的影响;二、价格波动大,容易大起大落;三、容易构成流动性风险及出现市场操控的情况;四、交易平台风险,私有化程度高,只有少数受到监管,且大部分在海外,申诉索赔难度大;五、互联网钱包可能因遭遇黑客攻击和欺诈案件等情况造成严重的损失;六、可能被犯罪团伙利用作为洗钱、集资或者诈骗的途径;七、虚拟资产作为创新产品,其认受性、需求及各国政府监管政策方面的不确定还可能带来的其他风险。

投资者互动环节

1、跨境理财通的1500亿的额度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徐佳:跨境理财通在总额度和个人的额度上进行了双向设定和管理,首先是基于防范跨境资金风险的考量。

考虑到近年来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生活工作,也有在内地去购买理财产品的需求,因此这个数据是以近年来大湾区九市的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情况作为基准去制定的。2022年胡润财富报告里提及,大湾区投资千万级别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家庭超过了50万户,以此为基准的话,其实可以算出来1500亿在千万以上级别的理财投资中,占比大概是3%。因此,1500亿在我们真实的所有的湾区投资人所投资的理财产品中,它的占比将会更加低,这一点有效防范了跨境资金的风险。

另外,关于优化措施的5个方面,尽管并没有提及总额度会有什么变化,毕竟目前1500亿的额度目前使用的占比还是非常低的,我也相信通过大湾区理财通接下来的一个业务的蓬勃发展,后续相关机构也会对额度去做一些科学和动态的调整。

2、对于互联互通ETF标的持续扩容的看法?

陈延: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机遇方面,其实对于投资人来讲,互联互通ETF标的持续扩容其实意味着有更多的通道、更丰富的品种来供其选择。那么对于发行人来讲,提升了影响力和知名度。其次,挑战也同样存在。特别对于发行人来说,很多同行或者相关的资管公司都会去做这样的一些布局,这是一个新的竞争领域,那么同样也会要求同业去做各种各样的一些投资者教育工作或做一些推广的工作。

3、如何看待当前外资通过ETF配置内地市场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

张忻哲:当前全球主流资金的配置通常以发达市场为主,因此对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市场配置相对较少。其次,由于外国的投资风格没有中国那么细化,海外投资者人对于中国的投资还是以宽基指数为主。另外,海外机构投资者更青睐可对冲的产品,而目前境内的产品尚缺乏有效的对冲工具,因此海外机构投资人更偏好有期货对冲的宽基指数。

4、如何看待施政报告中提及的香港的投资移民计划门槛提升至3000万港币?对于投资移民有何种期待?

张忻哲:香港是一个离岸市场,对于流动性特别敏感,期待这一政策的落地,相信对于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将带来显著改善。同时期待未来这一投资限额的进一步放宽,或者纳入更多ETF产品,势必会对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来带极大帮助。

5、相较内地与海外市场,目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香港地区资产?

陈延:短期来看,在高利率环境可能大家更关注的是稳健收益,货币类的产品会更合适。中长期来看,虽然现在处于高息环境,但未来可能会有一个降息的过程,在利率中枢下行的过程中,建议多多关注稳健收益类的产品。

张忻哲: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短期仍然存在风险,推荐一些比较稳定同时能享受高利率的货币基金产品;中长期来看,高利率是不可维系的,一旦央行重新进入宽松区间,利率下行会带来债券价格的上涨,此时债券产品组合具有较高的确定性;长期来看,股权市场是永远存续的,其长期回报相对高于黄金、债券这类无风险资产,建议配置上以股票为主。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