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一人分饰三角 携手证券时报向前奔跑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11-20 07:01

管涛

今年,是证券时报创刊三十周年;1992年正式参加工作的我,至今工龄也已三十又一。毋庸多言,这样的职业生涯几乎与证券时报的历程完全交集。

实际上,我也与证券时报渊源非浅。

我是证券时报的早期作者。早年在体制内的时候,借助《证券时报》这片芳草地,我经常发表文章阐释外汇政策、分析外汇形势。1996年12月,我曾在《证券时报》连发两篇评论。一篇是《我国外汇储备算不算多》,回应1996年11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所引发的市场争议;另一篇是《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及其影响》,解读中国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的改革。

自2015年离开体制以后,我还经常向证券时报投稿。当然,此时我的研究兴趣更为广泛,已不限于外汇问题,同时写作也更加自由。说起这个,就不得不称赞证券时报的对口记者非常敬业、专业,不仅新闻敏感性非常好,而且沟通协调能力也非常强,遇到报纸版面较为紧张的情况,对口记者也会积极帮我争取发文于证券时报网。比如,去年3月8日(两会期间),有关部门发布央行用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上缴结存利润,用于办理留底退税的消息。次日上午,证券时报对口记者就向我咨询了这一操作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为此,我及时在《证券时报》上撰写了评论文章《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看上缴储备投资收益的金融影响》,专门澄清这究竟是财政政策操作还是货币政策操作,反响甚好。

我也是证券时报的忠实读者。大伙经常夸我的微信朋友圈有福利,那就是我每天会将一些比较重要也比较有质量的财经类文章、消息转发到我的朋友圈内。大伙只要看我的朋友圈,当天主要的财经类评论和消息就都有了。其实,这还得感谢证券时报,她是我微信朋友圈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在新媒体时代,我关注了证券时报社旗下的“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及其APP“券中社”。隔夜海外金融市场变化、美联储高官重磅讲话或者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券商中国”都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报道或深度评论,令人受益匪浅。显然,我也成了证券时报勤劳的“搬运工”。

回顾证券时报三十年,我既是她的早期作者,又是她的忠实读者,还是她的重要嘉宾。离开体制后,我经常应证券时报社邀请给记者“开小灶”,交流我最新的研究心得,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有时候,我还会应邀参加证券时报社举办的一些论坛活动,各展所长。很荣幸的是,我还被证券时报社聘请为专家委员会专家,多次参加了报社举办的内部座谈会,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建设金融强国已成为一个崇高的目标,恰逢证券时报而立之年。我衷心祝愿证券时报未来越来越好,为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