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1个月,从宣布造车到即将量产,小米汽车都经历了什么?
来源:界面新闻作者:伍洋宇2023-11-16 10:04

图片来源:工信部网站

饱受争议的小米汽车终于跨过了一道重要门槛。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的最新一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在列。这意味着小米汽车的前期工作总算得到了正式程序上的认可,下一步将进入量产及上市流程。

从2021年3月底宣布造车至今,小米汽车历时31个月才现出“真身”。期间,不断有媒体曝出小米在人才组织、生产建设、研发投入等多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要知道,该项目是由雷军自己带队,还“压上了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

宣布造车的一个月后,雷军曾在直播中表示,造车是“首战即决战”,“小米第一辆车一定是那个时候的尖端水平”,同时大致定下了首台车10万至30万元的价格区间。

同年9月,雷军公布了汽车团队核心成员,包括CFO林世伟、联合创始人刘德、联合创始人洪峰、SVP卢伟冰在内共有17人,并随后招募了曾主导北汽集团旗下极狐汽车项目的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等工作。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则低调加入顺为资本,成为隐藏在小米汽车幕后的重要掌舵人。

这一年,小米也先后注册了“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和“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在11月宣布落户北京经开区,其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研发总部都将落地于此,将分两期建设年产能30万辆的整车工厂。

小米汽车工厂一期是在次年4月启动建设的,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今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于2024年3月动工,2025年完工。界面新闻曾报道,今年9月,一期工厂已开启试生产,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

在小米汽车紧张筹备的数月里,各种猜测、质疑、传闻不断,因此雷军决定将不再介绍任何新的进展,只等到合适的时间做应有的汇报。

但进入2023年,小米造车进程明显加快。3月,雷军时隔七个月后再次公开提及小米造车进度,称“进展超预期,自己有一半时间都投入在汽车业务上”。当时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超2300人,工程方面已顺利完成冬季测试,并在后续几个月完成了夏季测试。

除了内部的组织和生产建设,搭建完善的供应链也是小米造车的关键一步,这当中尤以电动化和智能化板块最为重要。

在电池供应商的传闻中,宁德时代的确定性很高,但中创新航和弗迪电池引发了一些争议。根据工信部的公示,小米最终还是选择了隶属于比亚迪的弗迪供应电池。

两款车型中,一款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离子电池,发动机来自汇川联合动力,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275kW,最高时速265km/h;另一款采用弗迪电池的磷酸铁电池,发动机来自联合汽车电子,峰值功率为220kW,最高时速210km/h。

智能化方面,小米汽车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投入最为明显。2021年9月,小米以约5亿元总代价完成对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的收购。原Deepmotion四位联合创始人——CEO蔡锐、CTO李志伟、首席科学家杨奎元、研发总监张弛——均加入小米汽车,并担任智能驾驶部专家工程师,这也是小米工程师岗位序列中的最高级别。

2022年8月,雷军在周年演讲上透露,小米汽车将把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首要突破方向,这也与彼时电动汽车市场押注智能化的大趋势相符。小米汽车计划采用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策略,第一期规划140辆测试车,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

几乎在同一时间,小米首款车将禾赛科技作为激光雷达供应商的消息传出。据《晚点 Auto》报道,这款车将以1颗禾赛混合固态雷达AT128为主雷达,并以数颗禾赛全固态雷达作为补盲雷达。

除上述供应商外,工信部网站页面还显示,小米汽车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供应商为博世,但其他供应链情况仍未有明确信息。

进入下半年以来,小米汽车陆续有来自合作方的消息析出。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以汽车模具等为主营业务的祥鑫科技已表示与小米汽车建立合作关系;电工合金表示其高压连接件间接运用于小米汽车;德迈仕表示公司的一款方向丝杠最终用于小米汽车中;商络电子表示公司将间接为小米汽车供应阻容感、二三极管、电源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凯众股份称公司的减振产品与小米汽车有同步开发业务;鹏翎股份表示,公司将为小米汽车配套流体管路产品。

事实上,贯穿于小米造车整个进程的话题还有“造车资质”。过去两年多来,行业对此众说纷纭。随着小米汽车登陆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得以“准生”,纠结资质来源的声音已不如过去突出。而当上述一系列问题陆续被解决后,外界希望能在明年的车展上看到小米汽车的身影。

至此,小米造车的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要取得和其手机产品类似的市场地位,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不仅要面对来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激烈竞争,还需要在生产、研发、技术、渠道、人才等多个方面做持续的巨额投资。

一切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