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更名:中信金融资产!出售"5张牌照",全面融入中信集团?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长留2023-11-15 22:35

中国华融正式变更为中信金融资产,发出全面融入中信集团重要信号!

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称,根据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定位,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该公司拟变更公司名称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中信集团持有中国华融26.46%股份,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

更名更徽,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

对于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原因,公告提及:中信集团是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持有其26.46%的股份。2022年以来,中国华融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制定“一三五”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已形成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华融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该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现积极的精神面貌,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价值,促进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该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有利于突出该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彰显企业价值。公告显示,有关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将提呈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底,中国华融引入中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在2022年3月财政部以华融3%的股份向中信集团增资后,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2023年3月正式完成股东权益变动。

显然,中国华融宣布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有利于甩掉历史的包袱,重塑市场品牌形象,实现重新出发。新名称对于公司功能定位的体现更为清晰,符合监管部门长期对AMC进一步回归主业的要求。

资料显示,今年年内,中国华融已多次受到处罚。9月25日,中国华融大连市分公司因对非金债权真实性尽职调查不充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通过不适当的转让方式掩盖风险,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开出合计100万元罚单。8月18日,中国华融更是因违规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被处罚。

出售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股权

中国华融同日发布的另一则公告显示,该公司已完成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的股权出售,合并报表实现收益约35亿元(母公司层面实现收益约92亿元),有效补充了公司资本及流动性,支持了公司主业的转型发展,维护了公司经营及价值稳定。

此外,公司还发布公告称,卢敏霖获委任为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关联交易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徐炯炜获聘任为公司副总裁,其任期自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相关任职资格之日起,至董事会另聘或解聘时止。

徐炯炜,曾任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管委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在中信建投证券时,其带队的投行部下的业务6组,曾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TMT团队。

强化与中信集团协同优势,加快业务转型步伐

加入中信集团以来,中国华融依托集团综合性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产融协同纾困化险”模式,加强与中信集团成员单位在主业拓展、风险化解领域的沟通对接,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效能,今年以来实施协同项目45个。

在不良资产主业上,业务结构持续改善。截至9月末,中国华融全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债权规模超过800亿元,继续保持市场领先。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华融收购处置类业务紧跟市场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截至9月末,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129个,债权规模超800亿元,同比增长119%。

支持保交楼方面,华融协同中信成员单位,成功实施一批保交楼、稳民生项目。例如,华融协同中信信托等单位,成功实施融创上海董家渡纾困项目,打破项目停滞僵局,保障项目顺利重整盘活,推动解决4400户居民、280户企业的拖欠拆迁款问题,有力地支持了“保交楼,保民生”。华融融德牵头,引入中信集团成员单位,成功实施共益债投资的华晨地产“保交楼”项目,共计解决2044套房产交付问题,以“共益债投资+代建代管”方案主导推动华晨地产成功重整,实现存量风险化解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校对:王朝全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