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赚钱效应“聪明钱”才会入市
来源:金融投资报作者:皮海洲2023-11-15 08:38

股市要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要吸引保险资金加大股市投资的比例,管理层从制度上创造条件,方便保险资金及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增加股市本身的吸引力,要让股市具有赚钱效应。

在吸引中长期资金方面,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7.18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显然是管理层积极争取的对象之一。毕竟保险机构是目前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A股市场的空间广阔。根据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可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30%,其中部分偿付能力高的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更是可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但实际上,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持续徘徊在10%-15%之间。因此,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基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正是管理层所要积极争取的。

那么,如何吸引保险资金提高进入股市的比例呢?为此,财政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知》明确,3年周期考核指标为“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当年度考核指标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

将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考核改为50%的3年期考核+50%的当年度考核,这一调整可谓用心良苦,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保险资金更多地投向股市创造条件。

《通知》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短期波动的容忍度,缓解其为应对考核而追涨杀跌、频繁申赎等短期投资行为,增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稳定性,提高其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因此,《通知》的出台,为保险资金更多地流向股市创造了条件,是管理层为股市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A股市场将大量迎来保险资金的入市呢?这其实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虽然金融监管总局不久前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扩大了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空间,而《通知》又进一步为保险资金流向股市创造了条件,但27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最终有多少流向股市,还取决于股市对保险资金的吸引力,取决于股市本身是否具有赚钱效应。毕竟保险机构投向股市的资金是其客户的资金,保险机构需要对其客户的资金负责,所以,保险资金投向股市需要有赚钱效应。股市能赚钱,有着长期的赚钱效应,保险资金当然愿意加大对股市的投资;相反,不能赚钱,甚至一路亏钱,保险资金就只能减少对股市的投入。如果面对股市的亏钱效应却还加大投入,这是对客户的极大不负责,会遭到客户用脚投票。这个是硬道理,是与考核周期长短无关的。

所以,股市要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要吸引保险资金加大股市投资的比例,管理层从制度上创造条件,方便保险资金及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增加股市本身的吸引力,要让股市具有赚钱效应。毕竟资本是逐利的,如果股市没有赚钱效应,甚至只有亏钱效应,像保险资金这种“聪明资金”,又如何会加大对股市的投资比例呢?

而要让股市具有赚钱效应,这就必须加大对A股市场的改革力度,让A股市场从为上市公司服务的融资市场,转变成为为投资者服务的投资市场,从重融资改变为重投资。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显然是任重道远的使命。正因如此,要让保险资金大幅提高对A股市场的投资,这一使命同样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管理层作出更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