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指出,稀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
11月2日至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2023(第六届)中国稀土论坛。论坛围绕稀土产业宏观政策、稀土绿色开发利用、稀土磁材和新材料及应用、稀土产业链科技发展前沿、稀土市场形势及展望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此前,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和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这三个方面对稀土行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指导,重点在于加快稀土行业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被称为“万能之土”“工业维生素”,不仅在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应用广泛,更在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已探明稀土氧化物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中国约为4400万吨,稀土储量占比约为33.77%,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本世纪以来我国稀土消费量长期占据全球消费量第一的位置,2022年消费量占到全球的75%,较2000年增长了近10倍。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稀土产业链包括稀土上游资源板块、稀土下游应用以及稀土回收板块。目前,我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各类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其他国家稀土产业链的整体规模远低于我国,且其产业链均不完整并存在明显短板。
目前,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占比最大的为永磁材料,达四成以上。其次为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储氢材料、发光材料、农业轻纺、抛光材料和催化材料等。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截至11月6日,中国稀土价格指数为223.1,相较于年内低点187.4已回升19.05%。
业内人士指出,近十年来,全国稀土产业产值增长大部分得益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增长,且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稀土永磁材料在未来将继续迎来爆发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