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柔性传感器新技术前景,引爆市场关注度。2月18日,福莱新材(605488)在上海举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暨投资者交流会,多达310家机构499名人员热议业务前景,会议持续2个多小时。公司表示,预计柔性传感器市场,是一个由数十亿美元市场向数百亿美元市场过渡的过程。
调研报告显示,通过线上和线下参与的310家机构几乎涵盖境内外所有知名券商、基金和私募等市场重要参与者,数百人的交流现场座无虚席。机构包括并不限于摩根士丹利基金、摩根基金海外机构,以及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南方基金、鹏华基金等中资机构。
福莱新材董事长夏厚君表示,早在2017年就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布局开启了前瞻性的研究,并承担了多项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多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环保涂层包装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和柔性触觉传感器项目”三大方向,以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柔性传感器未来的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空间,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福莱新材表示,柔性传感覆盖从消费电子到医疗健康、从智能制造到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柔性传感凭借其可弯曲、轻量化、低功耗等独特的功能,能够适应非传统的形状和表面,正在重塑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等行业的硬件形态,推动更多创新性产品的问世。具体应用场景有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智能制造与工业检测、医疗健康、消费电子、智能交通与汽车等领域。
具体而言,柔性传感器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大。这一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5G和物联网(IoT)、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突破、成本下降与普及化等。根据这些趋势,预计这将是一个由数十亿美元市场向数百亿美元市场过渡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柔性传感器的需求可能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有投资者关心柔性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当中的成本,以及未来价值量预测占比。福莱新材介绍,目前柔性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主要在灵巧手的触觉方面,从客户的反馈来看,价格大致是1只手的触觉解决方案在2000元以内是有市场竞争力的,目前未实现量产之前是较难达到的。基于柔性传感器件在机器人执行精细操作和与人类交互时的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技术复杂度,不同部位的不同需求对应单位价格会有所不同,预估整体价值量占比10%左右。
在专利保护方面,福莱新材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公司不仅在柔性传感的专利方面进行了早期布局,还在传感材料、传感器设计、制备工艺、传感系统设计、算法等方面构建技术壁垒。目前拥有10项专利,已涵盖多种技术路线;仍有10余项专利在申请中,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随着自研与合作开发的推进,专利的部署也将会持续推进。
机构投资者非常关注海内外公司的技术路径,以及哪些路径更容易量产、成本会有什么样的区别。福莱新材表示,柔性传感特别是在机器人触觉方面,国内外公司的主要技术路径有5种: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光学(视触觉)、霍尔效应。每种路径的选择和采用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缺点。福莱新材选择的是压阻式的技术,原因主要有:量程和频率响应广、制备工艺具有可放大性、数据采集电路相对简单、信号抗干扰能力强、长期工作的稳定性高。从产业化落地角度来看,压阻式传感器的制备工艺选择涂布方式,适合大规模生产,成本更具有性价比。
目前,福莱新材在人形机器人柔性传感器方面与多家灵巧手和本体机器人公司在接触,同步推进定制研发、送样、技术交流。公司提示,后续订单进展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公司柔性传感器中试产线目前进展情况,福莱新材在交流中表示,柔性传感器中试线主体已安装完毕,目前在调试功能和工艺参数,进展较为顺利。在交流会现场,福莱新材还放置了柔性传感器和“电子皮肤”的样品进行展示,许多投资者亲身体验与“电子皮肤”互动感受。(厉平)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