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最新发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贺觉渊2025-02-18 22:06

2025年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应邀出席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沙特联合主办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潘功胜指出,面对挑战,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进一步提升自身韧性,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提升汇率弹性,加强公共债务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本国和区域金融稳定。

潘功胜指出,去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经济明显回升。下一步,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新兴市场经济体应提升自身韧性

潘功胜指出,近年来,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货币政策框架、外汇储备管理、债务结构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持续增强,经济韧性明显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当前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兴市场经济体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地缘政治和经济碎片化风险、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全球经济中期增长动能不足、金融市场波动和跨境资本流动压力以及全球公共债务风险等。

潘功胜指出,面对挑战,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进一步提升自身韧性,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提升汇率弹性,加强公共债务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合作共赢,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本国和区域金融稳定。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货政报告”)指出,2025年,地缘政治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多国面临财政与债务风险,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存在制约。通胀风险仍需警惕。2025年地缘政治因素可能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美欧工资涨幅仍高于消费价格涨幅,服务通胀具有黏性,部分国家政府换届后贸易政策变化也可能推高商品价格。

呼吁IMF加快改革进程

潘功胜指出,中方愿与IMF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IMF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持续提升双边和多边监督有效性,努力消除贸易、投资与供给方面的限制,推动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份额占比调整对于IMF治理、代表性和合法性至关重要。当前份额占比已难以反映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实际地位,IMF应加快改革进程。

IMF份额改革问题在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许多成员国目前存在经济实力和在IMF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不匹配的矛盾。

潘功胜在2024年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深化亚洲金融合作”论坛上曾指出,应继续推动IMF份额改革,更好发挥IMF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核心的作用。IMF是以份额为基础的国际金融机构。份额规模决定了IMF危机救助能力,份额占比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获取融资的规模。亚洲国家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尽快实现份额占比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2024年10月出席第5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时也曾表示,各方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尽快实现份额占比调整。IMF应切实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呼吁消除贸易、投资和技术流通壁垒,防止全球经济碎片化。

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潘功胜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了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去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经济明显回升。下一步,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潘功胜在1月13日的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曾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经济治理的方式。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从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补贴支持、创新消费供给、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力,有效扩大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近期各类官方表态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动态调整优化,向投资与消费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转变。

大力提振消费,从根本上还是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完善民生保障。居民没有后顾之忧,能消费、敢消费,消费潜力才能持续释放,并形成有效的消费信贷需求,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专家指出,在居民杠杆率较高的情况下,继续依靠借贷驱动消费不可持续,往往还潜藏着金融风险。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约70%,在主要经济体中已处于较高水平。市场机构调研显示,随着银行信用卡、“花呗”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消费金融产品在年轻人中的渗透率已超过80%,大城市中全款买房的人群不到20%,房贷渗透率也已趋饱和。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很大,少部分人群甚至有过度加杠杆的问题,若未来收入跟不上,出现消费透支的情况也会更为明显。

市场专家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存有不增加居民负债、支持面广、撬动效果好等优势,同时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养老育幼等政策也有较大发挥空间,未来促消费要更多发挥政策合力。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