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号文)影响最大的,我个人觉得肯定是分布式光伏,面临着从不入市到入市的变化。”
日前,在绿色和平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举办的“风光加速度: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与企业参与”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嘉宾指出,当前除了广东、江苏、浙江等几个省份的分布式光伏参与绿电交易以外,其余省份的分布式光伏基本不参与市场,未来分布式光伏新增项目的整体发展模式将迎来重大变化。
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136号文”)提出, 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此外,实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并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即业内简称的“531”全面入市节点。
其中,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全国集中式光伏和陆上风电入市比例整体已经比较高,现在大概有七成,行业对未来全面入市也有非常明确的预期。”与会嘉宾认为,对于所有新能源存量项目来说,只要政策执行时没有很大的区分度,对不同电源类型的影响较为接近。
但对于增量项目来说,目前仍能享受全额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将在短短三个多月后跑步入市,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这对其影响巨大。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侧开发、在配电网接入、原则上在配电网系统就近平衡调节的光伏发电设施,主要包括工商业和户用两类。
截至2024年底,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的42%,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11%。同期,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3462亿千瓦时,占光伏发电量的41%。
当前,分布式光伏电站分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与“全额上网”两种消纳模式,前者电站所发电量优先供应业主使用,余电部分全额上网;“全额上网”模式下电站所发电量按燃煤基准价全部售给电网。
在保障性收购的支撑下,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电力系统调节压力,近两年多地分布式光伏消纳空间告急,分布式入市的呼声日益高涨。
2024年11月19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标志着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入市具体方案出台。
该文件提出,以2030年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为目标,遵循“先增量后存量、先商用后户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有序、分类地推动分布式光伏入市,最终实现与集中式新能源的入市电量比例相同。
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
其中,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则上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可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参与现货市场。
该政策以2025年5月1日划分新老项目,即业内简称的“430”节点,在此之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仍可全额上网,获取较高的补贴电价。
华泰证券曾在1月研报中表示,2024年由于市场担忧存量电站市场化交易或将导致收益率下降,央国企电站收购意愿下降,分布式光伏EPC商延缓电站开发。“430”新老划断落地后,有望提升央国企采购意愿,提升电站开发商资产流动性;由于确定截至日期,预计将出现分布式光伏抢装。
“‘430’抢全额,‘531’抢电价,前者看项目还能怎么上网,后者看收入还能剩下什么。”一位山东光伏行业的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该省分布式光伏已出现抢装现象,以在节点前锁定原有补贴或电价政策红利。
进入市场竞争后,分布式光伏的收益将下降。以山东为例,2024年11月,山东光伏现货均价为0.11元/度,在该月下旬,山东光伏现货均价曾一度降至0.03元/度。作为对比,山东现行的燃煤基准价为0.3949元/度。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研究所副所长蔡元纪在2月14日的会上表示,分布式光伏入市是快速迈了一大步,但并不那么好迈。
“分布式很复杂,如屋顶光伏单独结算,入市比不入更麻烦,”蔡元纪认为,各省可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光伏制定入市规则,规模较小的分布式自发自用,或者通过聚合的方式形成新的主体参与绿电交易或市场。
当日与会嘉宾还指出,很多地方的分布式光伏存在超规模发展的情况。新文件出台后,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能让新能源发展更加契合系统需要,尤其是在山东、河南等分布式光伏大省,下一步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将有一定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