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海信视像:最新激光电视产品L5G上市 引领大屏市场主流

2022-04-21 17:1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近日,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海信视像,证券代码:600060.SH)发布全新产品海信激光电视L5G,超越传统液晶显示的激光电视一经发布立刻引爆显示市场。

据了解,海信激光电视L5G是海信视像在2022年激光显示大年瞄准高端液晶大屏做的重要的产品战略布局,通过更高性价比、色彩亮度的激光显示大屏彻底颠覆传统显示市场,占领消费者心智。同时,加入高端投影市场竞争,为VIDDA微投上市做铺垫。

激光大屏引领显示行业主流 市场空间逐年提升

在2021年9月第三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会上,全球激光显示行业专家、行业分析师以及上百家产业链企业达成了共识,随着品牌、技术、产品、关键部件以及市场认知度等进入成熟期,激光电视必将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

激光电视是由海信等中国品牌定义并创立的,经过近几年的快速迭代升级,中国激光显示技术和产品已成为全球激光显示的引领者。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2021年中国激光电视市场的出货量为28万台,2015年—2021年激光电视复合增长率高达155.8%。在市场对显示设备亮度、尺寸、色彩表现要求提升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激光电视将取代传统电视的市场地位,成为消费者大屏换代首选产品。本次新上市的海信激光电视L5G拥有对比传统电视更优惠的价格、更高的性价比、更轻薄的大屏、更近的观看距离和更健康护眼的优势,有望随市场空间提升快速放量并成为当下的显示爆款。

另一方面,通过对激光显示技术的持续深耕,我国已逐渐形成从光源、芯片到面板等核心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在中国激光显示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通过相关产业链企业及科研机构集体发力,中国在激光显示领域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已经跃居全球第一。

随着激光显示技术的突破,激光显示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表示,未来3-5年内我国将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的跨越,激光显示产业链本土化程度将达到 75%-80%。

核心技术的逐渐掌握加上产业链本土化及规模效应的产生,有助于激光显示成本降低,对产品在C端实现放量提供了扎实的前提。国联证券研报显示,激光电视成本有望在2024年下降超40%,届时降本放量下国内销量或达百万级别。长江证券首席分析师管泉森亦表示,激光电视长期空间高达600万台。

根据Omdia数据,2020Q4中国激光电视出货量占全球近60%,其中海信占2020年全球激光电视出货量的53%,意味着每售出两台激光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品牌。海信视像凭借着在激光电视领域的率先布局,有望凭借先发优势持续扩大在规模、品牌及技术上的优势,首先享受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本次海信激光电视L5G的上新无疑将吹响激光显示行业的进攻号角,未来表现值得市场期待。

激光电视L5G强大性能彰显大屏竞争优势

海信激光电视L5G属于入门款激光电视,主要尺寸为75吋和80吋,优惠后价格达到7999元和10999元,对传统中高端液晶大屏造成直接冲击。

海信激光电视L5G搭配菲涅尔无源仿生屏,专业抗光屏幕顶配;100%自研创视光学引擎,380nit屏幕亮度,0.25:1超短投射比,观影环境不受环境光限制,超高亮度大大解决了屏幕反光的用户痛点。

色彩表现方面,海信激光电视L5G拥有4K高清分辨率,116%BT.709超高色域覆盖,3500:1超高对比度,HDR及MEMC运动补偿,媲美真实世界的高端画质;以及0.25:1超短投射比,距离墙面仅需21cm,即可投出高清大屏画面,光学定焦画面更清晰,无惧遮挡不刺眼。

超强的性能表现之余,海信激光电视L5G采用反射成像技术、人眼保护模式等四大自研护眼科技,DMD像素级控光技术实现100%无频闪,对保护视力起到重要作用。

海信激光电视L5G上市后的持续火爆,为激光显示成长为市场主流再添一丝确定性。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消费升级趋势不变,激光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将逐年提升。海信视像提前卡位高端大屏显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抢占显示市场份额,在电视及投影市场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公司将坚持发展激光显示的产业战略,打造全球一流的激光电视品牌。(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