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食用菌行业整合步伐不停歇 众兴菌业培育新品类打造第二增长极

2022-04-13 12:1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中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超过了棉花、茶叶、糖类等。然而,目前我国食用菌仍然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种植。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基本都采用工厂化种植技术,日本的工厂化食用菌占有率达 90%以上,台湾、韩国达95%以上。不难看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食用菌产业从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在国家产业调整和惠农政策的带动下,食用菌以工厂化方式生产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了解,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产品质量稳定,能够常年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采购、销售渠道上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更优,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利润率水平一直维持高位。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演变。

在政策和高利润率的驱动下,由于大量资金进入至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领域,造成各厂家加速扩张产能,这也间接导致行业面临洗牌,小型工厂由于利润被压缩而逐渐退出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约为498家,2019年约为400家,同比减少幅度为19.68%,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行业加速洗牌,使得在产能、品牌、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具备优势的众兴菌业(002772)脱颖而出。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众兴菌业2021年食用菌日产能1,105吨,规模优势明显。在4月12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表示,由于金针菇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降幅较大,公司早在几年前便将战略目光转移至盈利能力较强的双孢菇品种,加速培育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据了解,双孢菇享有“世界蘑菇”的美称,目前国内能够进行大规模种植的企业较少。在技术攻克上,众兴菌业运用设计和改良融合为标准化整体,将欧洲堆肥工厂、育菇工厂分开的模式,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达到了双孢菇工厂化种植技术的先进水平。据众兴菌业2021年年报,公司已经布局了7条标准化双孢菇生产线(其中6条已投产)。随着五河基地二期投产、江苏基地二期陆续满产,公司的双孢菇产能现已跃居为世界首位,目前达到了日产360吨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双孢菇品种全年价格波动较小,随着产量的不断释放,双孢菇现已成为公司稳定的盈利增长点。未来,公司还将通过自建和并购等方式加快双孢菇产业布局。

分析认为,受疫情因素影响,短期下游市场消费疲软,导致行业内公司的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中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食用菌工业化竞争的主战场将聚焦在技术储备更为丰富、且销售渠道更为广阔的企业上。

众兴菌业设立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同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食用菌工程实验室”资质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研发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金针菇品种方面,公司在陕西众兴基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主要开展液体菌种的甄选和工艺改进等研究工作。双孢菇事业部则负责开展育菇阶段温度、湿度差异等指标变化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变化实验。在销售市场上,目前公司已经在甘肃、陕西、山东、江苏、河南、吉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品能够覆盖全国主要市场。(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