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维亚生物:2021年营收增长202% 一体化整合有望加速放量

2022-03-29 17:31 来源: 证券时报网

3月28日晚间,维亚生物(01873.HK)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公告。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1.9%;实现毛利6.51亿元,同比上涨113.5%;经调整后Non-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39.7%,达到3.53亿元。

维亚生物营收及利润的快速增长,一方面离不开传统CRO业务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则应当归因于公司并购整合朗华制药,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的增加。公司取得阶段性战略成果,持续打造完善CRO+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在药物研发生产外包领域建立起独特的行业竞争力。

CRO收入增幅69%,药物靶标新增交付达226个

作为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平台,维亚生物自2008年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提供CRO早期药物研发服务,在CRO领域,公司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蛋白质结构研究平台、膜蛋白技术平台及FBDD+ASMS筛选平台,药物研发早期的蛋白结构药物筛选领域,公司已稳居全球头部企业行列。2020年11月,公司完成对浙江朗华制药的并购,实现业务范围向CDMO领域的延伸。

近年来,公司CRO业务稳步增长,筑牢业绩基本盘。据年报披露,2021年公司CRO业务收入7.40亿元,增幅达68.7%;在手订单合同金额9.65亿元,同比增长58.9%,为公司未来增长提供充足动力;2021年全年,公司蛋白结构新增交付超1.31万例,同比增加73.8%;公司还致力于药物靶标的研究,独立药物靶标累计研究达到1810项,2021年新增交付226个,贡献了全球多数药物靶标研究增量;数据显示,公司CRO业务累计客户数量上升至1032家,同比增加90%,客户遍布全球,其中来自中国内地客户的收入同比增幅达83.8%。

公司持续开拓CRO技术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0%,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48.2%。目前,公司已掌握冷冻电镜微电子衍射(Micro ED)、人工智能AI技术辅助药物研发、抗体大分子研发、光化学反应平台等技术。分析认为,维亚重视稀缺的前沿技术平台,并持续进行研发投入,预计未来CRO业务将维持高速增长。

CMC/CDMO持续投入,一体化建设亮点频出

在药物量产前阶段,公司加大了对CMC领域的投入。2021年,CMC部门业务高度饱和,为下游CDMO业务拓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据了解,CMC阶段通常包括在药学研究和下一阶段的临床前研究中,主要是指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等药学研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方面,也是后期药品申报资料的重要部分。公司在上海新建约10000平方米CMC研发中心已于去年12月部分投入使用。2021年全年,CMC研发人员已达120人。2022年,维亚将进一步加大相关研发团队规模建设,持续筑牢公司在CMC及CDMO领域竞争力。

国内创新药行业高速增长的趋势下,公司把握行业机遇积极推动业务拓展,CDMO及一体化发展成为维亚生物业绩增长的另一个主要看点。2021年,公司重点加强对CDMO子公司朗华制药的战略整合,技术端加强CMC研发中心建设,业务端加强前端客户导流和商务拓展,生产端加速产能建设。年报显示,朗华制药2021年实现收入13.6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主要是受T10车间升级改造导致产能受限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表示,相关升级改造工作已于去年9月结束,新建T02车间也已于当年12月完成设备安装并进入调试阶段。据估计,新车间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为公司贡献189立方米新增产能,推动总产能提升至860立方米。在T10车间改造提升毛利、T02车间产能投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公司表示CDMO业务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起加速放量,推动公司营收显著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供应链是国内CDMO公司打开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创新药物生产的重要契机。目前,以朗华制药为代表的CDMO企业已经凭借强大的产能供应、成本优势和交付能力,在新冠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2022年1月,朗华制药获得药品专利池组织MPP许可,将为全球105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供应全球首款获批的口服抗新冠药物Molnupiravir的原料药。该口服新冠药已成为朗华制药获得的第3个MPP许可。随着未来该药品生产及销售落地,口服新冠药物有望推动公司CDMO业务及整体业绩再上一个台阶。

EFS投资模式加速成长,孵化公司合计在研管线增至185条

在CRO+CDMO业务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的同时,维亚生物独特EFS模式(服务换股权)也正不断为公司开拓出新的业绩增长点。在EFS模式下,公司为年轻的Biotech及药物开发公司提供CRO技术支撑,并以里程碑模式换取对方股权,实现研发成果的深度分享。凭借股权介入时间早、退出机制灵活,以及专业领域顶尖科学家团队把关等优势,公司保证了相关投资较高的孵化率,并为公司CRO及CDMO业务带来巨大的流量,实现了公司各项业务间的高效协同促进。

据披露,2021年公司新增投资孵化20家初创公司,并完成对7家已有孵化企业的追加投资,处于协议协商阶段的项目数量达28个。截止2021年末,公司已累计投资孵化87家初创公司,地域范围囊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及欧洲,视野遍及全球生物医药创新。2021年全年,公司已孵化公司中有14家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金额逾3.6亿美金。各孵化公司研发进展顺利,合计在研管线增加至185条,其中20条管线已进入临床阶段。2021年6月,合成生物学公司AbSci Corporation(NASDAQ:ABSI)宣布与维亚孵化的公司Totient Inc.达成收购协议。

而在今年3月,由公司参与投资孵化的量准(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收到科技部的项目评价结论通知,由量准牵头的“纳米等离子共振新冠病毒颗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量产”项目顺利通过应急项目验收。据悉,该试剂盒检测灵敏度接近单个抗原级别,并可用于居家自测,目前已获得欧盟CE认证并实现大规模量产及使用。

顶尖科学家团队坐镇,助力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

新药研发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维亚生物拥有一支专业化、学术化的管理团队,包括来自知名医药公司和生物医学研究所的顶尖科学家。管理人员均有长期从业经验,专注于多个治疗领域的药物研究与开发,为公司建立了兼具拓展性与可靠性的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维亚生物一向重视人才,积极通过股权激励等各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团队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公司稳健增长,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对于未来,公司CEO毛晨博士表示,公司将凭借在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SBDD)领域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强一站式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深化CRO与CDMO业务间的协同性,提升前端项目业务能力建设,促使漏斗效应进一步显现,加速为后端业务导流,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者的开放式合作平台和共赢生态圈。(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