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中美货币政策“错峰”运行 跨周期调节迎有利窗口期

2021-12-17 02:01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孙璐璐
证券时报网 孙璐璐 2021-12-17 02:01

美联储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于近日召开,会上宣布加速缩减购债(Taper)的步伐,点阵图显示加息预期继续提前,首次加息时点或提前至明年年中。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正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尤其是加息启动时间点预期不断前移,显示出美联储逐渐重视通胀水平持续高企的问题,也反映出市场在对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判断上走在了前面。因此,此次议息会议的结果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会后金融市场表现相对稳定,此前回撤的美股则大幅反弹。

与美国向收紧货币政策方向进发,以及一些新兴市场早已朝着相同方向提前“出发”不同,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半年内会显得有些“另类”。从近期央行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续作50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稳增长诉求的聚焦看,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有望再度强化逆周期调节,货币环境将进一步边际宽松。当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调动力积蓄已久,下周一公布的最新LPR利率存在下调的可能性,进而有望带动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看,明年继续通过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低成本流动性的空间依然存在,其必要性更是随着稳增长压力的加大而凸显。

12月16日人民银行召开的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是本年度第二次召开此会,以往一年一度的例会在今年变成两次,而且此次会议有来自央行、银保监会、12家银行的主要负责人同时参加,规格之高、参会人数之多,足以凸显当下“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等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一面是美国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一面是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中美货币政策的“错峰”,尽管是出于各自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所作出的“以我为主”的政策调整,但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所带来的外溢效应不可忽视。对国内来说,尽管美联储Taper已启动并有望于明年3月完成,但Taper通常被看作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前哨”,对金融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加息的影响才更为实际且深远。因此,由于目前普遍预期美联储在明年年中启动加息,未来半年多相对平静的时间,为我国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提供了有利的窗口期。预计明年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有望在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加大发力,以实现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