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牛市有望持续!两大头部券商,最新策略曝光!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马静 刘艺文2025-11-12 09:21

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 马静/摄

11月11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两大头部券商的年度策略会“一南一北”拉开帷幕。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召开,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人气旺”“规格高”“国际化浓度高”是券商中国记者现场参会的最大感受。以中信建投为例,据了解,这是沙特交易所首次与中资券商联合举办策略会,沙特交易所CEO穆罕默德·艾·鲁迈赫在致辞中指出,过去十年,中国和沙特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贸易为中心发展到以战略金融合作为特征的关系。除了资本市场,中沙更广泛的经济伙伴关系正持续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在扩展。

展望2026年,两家券商对A股走势研判存在共识。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研判,A股行情或迈向低波动慢牛。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则提到,A股牛市有望持续,预计指数依然震荡上行但涨幅放缓。

两大券商高管最新发声

两家券商的策略会现场人气都非常足,主论坛不仅座无虚席,连会场的后面、侧面都站立着不少听会嘉宾,直至上午论坛全部结束。论坛上,两家券商高管在致辞中对经济形势、行业发展也分享了最新看法。

中信建投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成在致辞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证券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和“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要求,主动对标对表,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

刘成谈到,面向未来,中信建投证券将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快打造“价值投行”,努力走向国际市场竞争前列;二是加快打造“新质投行”,积极有效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打造“数智投行”,主动拥抱数字化时代。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在致辞中表示,去年资本市场年会,选定的主题叫“站上起跑线”,过去一年来,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新阶段,焕发生机活力。此次资本市场年会,选定的主题叫“奋进新征程”。

他表示,“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首先,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有望带来外部破局的新契机。其次,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最后,从制度环境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

邹迎光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也指明了未来的改革方向。

他认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重点体现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发挥财富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新质生产力行业更加兼容,能够提供满足完整生命周期的全链条融资服务,并以激励机制有效促进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后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趋势突出,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提升优质金融产品供给,并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形成融资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邹迎光称,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以及市场制度与生态的不断成熟,相信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奠定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2026年是“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

对明年市场展望是两家券商策略会议程的重中之重。其中关于宏观经济,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开宗明义指出,结合“十五五”规划来看,2026年是“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他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从外部环境看,2026年是战略反攻之年。中美博弈从全面博弈到重点博弈,贸易冲击趋稳,出口保持韧性,高科技领域激烈竞争,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外部扰动信息将逐渐脱敏,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基本面、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制度型开放和企业出海加力提速。

从经济结构看,2026年是育新创新之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重中之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这“三新”会加速成长,对GDP的贡献逐步加大,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占比逐步下降,国民经济结构升级优化。

从增长动力来看,2026年是提振内需、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之年。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从政策空间来看,2026年是财政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双宽松之年。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协同,发挥好与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各项政策的协同合力,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政策取向和实施更加积极,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从风险挑战看,2026年是风险收敛之年。风险收敛的核心支撑,是我国“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中国道路制度优势,是我国财政、货币金融和实体产业的稳健、强韧和有力。

“综上,我们对2026年经济的总体判断是,通过政策支持、内需企稳、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努力,GDP增长将继续保持在5%左右,且这将是更高质量、更优结构的5%。”黄文涛提到。

A股行情或迈向低波动慢牛

关于明年A股走势,裘翔认为,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十五五”时期,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在他看来,展望2026年,从大势研判来看,A股全球营收敞口企业已不局限于少数公司,而是足以推动整个A股的行情,未来A股的基本面要放在全球市场需求去看,而不是单看本土需求。在此框架下,中美格局决定了行情的节奏和顺畅程度。

他表示,从市场流动性来看,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应该是未来资本市场增量流动性格局的核心特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A股宽基指数波动率步入长期下行趋势;工具型产品逐步抢占传统主观多头产品市场份额,可能会阶段性放大局部板块和主题的波动,但并不影响大局。

中信建投方面,黄文涛指出,2026年A股牛市有望持续,预计指数依然震荡上行但涨幅放缓,投资者更加关注基本面改善和景气验证。应警惕科技板块结构性/阶段性回调风险,资源品很可能成为A股在科技主线后一条新的主线方向。中美全面博弈可能对A股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行业配置方向,裘翔称,从行业配置来看,三大线索值得重视:一是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持续抬升;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三是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的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

黄文涛认为,行业可以重点关注:新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石油石化、非银、军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

排版:汪云鹏

校对:廖胜超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