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建设银行宣布,明日起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
6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关于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的公告》,公告称,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该行自6月16日起将下线代理基金电子渠道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
基金实时估值这个功能,前阵子市场就在传这个月要下线了。
本月初,本报就曾报道,有多家基金公司和第三方销售机构收到监管文字或口头通知,被要求于本月内下线直销和代销平台基金净值估算功能。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上海、深圳均有基金公司合规部门收到证监局转发证监会机构部的通知,要求6月16日下架实时估值。另外,听说蚂蚁、理财通等也收到了通知。”
另据知情人获悉,监管下发的一份通知显示,“日常监管关注到,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盘中估值会严重偏离实际净值,存在投资者投诉风险,要求6月16日前完成相关系统改造并下架盘中估值服务,并在下架过程中,应切实做好投资者安抚和解释工作,向投资者说明盘中估值不准确,亦无实际意义,取得投资者理解,避免引发投诉风险。”
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表示, 实时估值属于有瑕疵的服务。类似10%概率指错路的路牌,类似10%概率吃坏肚子的免费午餐,类似10%概率遗漏的酒店叫醒服务。这种服务留和不留,都有道理。大家投诉多了,可不就停了呗。
“净值估算”始于代销头部机构的尝试,后普及到大部分销售机构。该功能吸引投资者在交易日间多次登录电商渠道查看基金估算“走势”,该功能在盘中一定程度上反应基金涨跌幅变动,成为指导投资的一类工具。受准确性、调仓等影响,当前估算净值与实际净值之差加大带来不少争议,也引发基民对基金经理“偷吃”的质疑。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实际净值并没有达到预期时,容易使投资者产生负面情绪,进而迁怒到基金经理;当实际净值高于预期时,则容易使投资者产生亢奋情绪,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发生不理性的加减仓行为。”
一般来说,净值估算会有时滞性,第三方销售平台净值估算参考的持仓信息来自于基金的定期报告,按规定,基金季度报告在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公布,中期报告在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公布,年报则是每年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公布,时间都相对滞后。净值估算时,如果基金经理较最新披露的定期报告调整了持仓配置,则估算值可能与实际净值会存在较大偏差。
此外,同平台的基金净值估算是不太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性。有业内人士解释,某些直销app利用后台的实时真实持仓数据预估的净值,即便基金经理调仓,最后预估出来的净值也差别不大。自有app后台抓取的是基金经理的实时数据,这些持仓数据是没有公开披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