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计提大额减值导致业绩变脸 多家上市公司被交易所问询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作者:贺俊 见习记者 陈潇2023-02-01 09:33

1月31日,A股年报业绩预告披露收官。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包括三丰智能、精研科技、金通灵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因预计计提大额减值导致2022年业绩变脸或亏损扩大而被交易所问询。

对此,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但一次性计提大额商誉或其他减值准备存在“财务洗澡”嫌疑,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

具体来看,1月31日,三丰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因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公司2022年预计亏损3.75亿元至5.03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3208万元,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其收购标的2022年各季度生产经营情况,说明商誉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说明本次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是否存在通过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形等。

根据业绩预告显示,精研科技预计2022年净利润在-1.9亿元至-2.4亿元之间,其中,受海外大客户需求波动、客户降价、设计变更等因素的影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70亿元至2.97亿元。此前,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盈利1.51亿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公司由盈利转亏损。

对此,1月18日深交所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相关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计提迹象发生时点,计提是否及时,计提金额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过度计提等情形。

此外,1月30日,安正时尚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安正时尚商誉减值事项的监管工作函。

据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安正时尚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亿元至-5.6亿元,与上年同期6973万元相比出现亏损。公司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行业市场变化等因素,预计本期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4亿元至4.7亿元。

“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当公司某项资产未来的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公司需对该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正确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有利于公司准确披露会计信息。但在实际的案例中,有些公司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等目的,进行不适当的计提。因此一些大额计提容易受到交易所关注。”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兆全表示。

“一次性计提大额商誉或其他减值准备往往存在‘财务洗澡’的嫌疑,会被市场质疑。但在判断减值准备是否合理合规上,除了依照会计规则之外,还需要参考行业惯例以及类似企业的情况。”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

一位会计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财务洗澡”本质上属于财务数据操纵,既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也有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财务数据操纵,一般会构成财务数据造假,属于证券法禁止的信息披露违法和虚假陈述行为。一般会处以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杨兆全表示,但认定是否财务违规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上市公司澄清解释不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情况下,交易所可能会组织财务专家进行调查认定。

上市公司“耍财技”得不偿失

赵学毅

截至1月31日,已披露的2588份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中,预喜(包括减亏、扭亏、续盈、略增、预增)的合计1244份,占比48.07%。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预喜比例比往年有明显下降,在意料之中。

上市公司面对经营困难,真实披露信息仍是第一位的。勇敢面对业绩低谷,将更多精力放在抢抓机遇、转型升级产品服务上,才可能获得投资者谅解,形成同舟共济良好氛围。

然而,个别上市公司却借机搞业绩“大洗澡”,为公司治理埋下隐患。这些行为已引起重视,监管部门发函质疑。例如,某公司去年业绩预亏约80亿元,持续并购交易使其商誉极速增加。此次拟计提商誉减值或达80亿元,且此次计提完成后,公司头上还高悬着约100亿元的商誉价值。此公司通过资产减值“甩包袱”并直接带来“业绩雷”的操作手法,已经达到一种极致状态。

对于商誉减值计提,有观点认为,将业绩风险一次性出清,从而带来一个“业绩底”,有利于企业发展。这种观点甚至将计提商誉减值标榜成一次主动的“跨越艰险”,大有壮士断腕以全质的勇气。

但是,对商誉价值过度计算和过度减计,搞“财务洗澡”,都不能带来主营业务的内生性增长,不能实质改变公司的运营现状,更谈不上增强核心竞争力。大耍“财技”,等来的将是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在此,提醒投资者远离商誉高企的上市公司,做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中国企业的“排头兵”,应主动摒弃“财务洗澡”行为。一方面要科学定价收购资产,从源头上规避高额商誉;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司治理,稳定自由现金流,追求高质量发展。其中关键就是要专注主业,通过发挥核心优势,提高经营水平,稳固产业链,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