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就《关于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使用产品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征求意见,拟将产品范围扩展到健康险的主要险种,同时放宽对产品设计和经营定价的控制。
为了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进一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积极作用,《通知》将税优健康险产品范围扩展到健康险主要险种,即扩展到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同时,《通知》拟不再对税优健康险产品出台标准化条款,除对承保既往症人群的要求外,将产品设计交给市场主体,强化事后回溯分析,要求保险公司及时调整经营实际与精算假设的偏差,确保定价合理性。
在既往症人群方面,《通知》延续了此前税优健康险不得因既往病史拒保,或者进行责任除外等要求,同时为降低经营风险,保险公司可针对既往症人群设置不同的保障方案,进行公平合理定价。《通知》还将扩大产品被保险人群体,可以为投保人本人,也可以为配偶、子女和父母投保。
税优健康险是市场上首款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于2016年开卖。税优健康险的基本架构是“医疗险+万能险”的一年期消费型健康保险,保费在扣除医疗险费用后,剩余部分存入万能险账户,用于日后缴费或购买其他商业保险,但不能取现,目前收益率约2-2.5%。居民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北美精算师张巍向界面新闻介绍,税优健康险除了可扣税外,还有两大优点:可以带病投保以及保证续保。不过他同时指出,税优健康险的保额并不高,对于健康人群,年保额在20-30万,终身保额在80-120万。如果是已经生病的既往症人群,行业普遍做法都是每年保额就只有4万,终身保额15万。
作为一款政策性商业健康保险业务,被寄予厚望的税优健康险的销量并不理想。因为税优健康险具有保证续保、带病投保、不设免赔额等普惠特点,因此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较高。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风险,保险公司一般仅接受公司团体投保,极少险企开放个人购买。
同时因为免税额度较低以及产品结构复杂,消费者对这款产品也知之甚少,兴趣缺缺。有健康险产品经理向界面新闻表示,“与一百余元的惠民保相比,税优健康险的价格较高,30岁左右的人投保,风险保费在500元左右,保障也不如惠民保。即使可以抵税,抵扣的金额在百余元意义不大。收入近百万的人群虽然扣除得多,但不是目标客户,他们会考虑更高端的医疗险。”
截至2020年12月底,税优健康险累计销售保单51万件,累计保费21.75亿元,占行业健康保险保费比例低于0.1%。
业内普遍认为,《通知》放松对税优健康险产品设计、定价等的控制,可以提升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在竞争中优化税优健康险。
《通知》亦要求人身险公司做好税优健康险的宣传推广,“让人民群众愿意买、买得到、买的对,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