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才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张一鸣最新发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淑贤2025-10-10 18:53

近年来鲜少公开露面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10月9日现身上海,参加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知春创新中心”)开业仪式。

这家创新中心何以吸引张一鸣?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知春创新中心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由张一鸣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班(ACM)创始人俞勇共同发起,其中,张一鸣为捐赠人。

根据知春创新中心信息,其面向对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年轻人(16—18周岁),每年计划招聘30名全职预备研究员,经过5年左右的培养周期,培养出能够推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进步的顶尖创新人才。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路径

张一鸣在开业仪式发言时提到,自己长期关注人才招聘和培养,注意到很多人才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他以机器学习模型中的过拟合(Overfit)现象作为类比,有的人才可能专业知识扎实,也有高精准的技能,但面对创新任务却无法胜任。

2016年,还在担任字节跳动CEO的张一鸣注意到,公司表现突出的算法工程师中,好几位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据悉,上海交通大学ACM班成立于2002年,由俞勇创建,曾三次夺得ACM全球总冠军,打破了欧美学校在程序设计竞赛上的长期垄断,培养了大量计算机人才。

为一探究竟,张一鸣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拜访了俞勇和ACM班顾问、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由此萌生了支持教育创新的想法。

2024年10月,在与俞勇交流时,张一鸣问,是否愿意一起创办一个小而精的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创新机构的想法由此成型。

时隔一年,知春创新中心正式开业。据悉,该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了美国欧林工学院。欧林工学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项目制学习能力,同时坚持“小而精”的培养路径,每年仅招收80名本科生。

俞勇坦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他愿将毕生教育积淀投入知春创新中心,为创新人才培养全力以赴,“我已年逾花甲,但我还想折腾”。

作为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知春创新中心希望提供一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一批思维活跃、有热情和韧性的具备“从0到1”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

每年招聘30名全职预备研究员

知春创新中心如何培养顶尖人才?根据该中心信息,其面向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有特长与热情的年轻人(16—18周岁),计划每年招聘30名优秀的全职预备研究员,不收任何培养费,且免费提供学习办公电子设备和食宿,并提供月薪作为津贴。

以兴趣和工程研究项目来牵引学习,全职预备研究员经过5年左右的培养周期,最终成为能够推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进步的顶尖创新人才,同步产出具有影响力的开源研究成果和作品。

为此,知春创新中心将为全职预备研究员匹配导师及相应的研究与计算资源。领衔导师除俞勇外,还包括康南茜,她为上海交通大学ACM班校友、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还是美国超级独角兽Databricks早期员工。同时,知春创新中心还与字节跳动等企业合作,为全职预备研究员提供贴近工业界真实场景的研究课题,及实习实践机会。预备研究员完成培训后,可以选择就业、创业或者进一步深造。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开业仪式上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加入知春创新中心的年轻人正在探索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但“孤勇者”并不孤单。

校对:杨舒欣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