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均普智能周兴宥:以具身智能机器人破局工业场景 剑指智能制造未来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聂英好2025-09-28 15:41

“作业能力是机器人行业共性难题,不是‘一公里’的距离,而是‘一毫米以内’的精度。工业场景是均普智能机器人业务的主战场,均普智能的战略目标是以具身智能技术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具体是实现‘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和产线柔性化,并赋能全产业链,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近日在云栖大会上,均胜集团副总裁、均普机器人研究院董事长、普智未来机器人董事长周兴宥在接受证券时报专访时表示。

作业能力是机器人行业共性难题

在刚刚落幕的云栖大会上,均普智能携全系列机器人家族首次亮相,并首次公开亮相了与智元机器人联合研发的G1和A2全人形机器人,这两款机器人已正式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此外还展示了人形机器人贾维斯2.0、轮式机器人瓦力以及130公分高小型全智能灵动机器人乐宝,形成了覆盖范围广、应用场景多元的产品矩阵。

具体到均普智能的产品应用场景,贾维斯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主打商业服务与工业场景铺垫,可在展厅、物业等场景完成空间建模、定点讲解,并灵活应对客人的实时提问与动作指令。乐宝半尺寸人形机器人聚焦教育与文娱领域,依托与合作伙伴在大语言模型及算法工具上的协同,无需二次开发即可快速输出复杂动作。G1系列轮式机器人则是均普智能当前在工业场景落地的核心载体。

“机器人的核心能力可分为交互能力、行动能力与作业能力三类,目前均普智能的前两个能力已达到行业高水准。”周兴宥介绍道,交互能力包含语音交互与肢体动作响应,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让机器人完成动作表演、讲解引导等任务;行动能力则实现了质的突破,如今机器人无需遥控,即可自主行走、导航与避障,走路、跑步、舞蹈与武术等动作流畅度大幅提升。

周兴宥幽默地指出,作业能力是行业共性难题,不是“一公里”的距离,而是“一毫米以内”的精度,也就是如何让机器人精准完成工业操作。对于作业能力的突破,周兴宥透露,均普智能正与智元机器人联合研发适配工业场景的新一代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让机器人快速掌握工业场景作业技能。

与智元机器人合作锚定工业主战场

“工业场景是均普智能机器人业务的主战场。”在采访中,周兴宥多次强调这一战略定位,他指出,解决机器人作业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真实场景数据、具身智能大模型与工具链的结合。

据周兴宥介绍,均普智能已在均胜电子工厂实现G1轮式机器人的落地应用。“这款轮式机器人既能采集工业场景的真实操作数据,又能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变身为‘干活’机器人。” 

今年4月,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智元成立合资公司普智未来机器人,主要从事机器人本体的生产与研发。双方宣布将依托均普智能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正式启动智元两大核心产品——智元G1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和A2全人形机器人一定规模的量产。

从合作推进速度来看,5月,均普智能开始搭建第一条人形机器人本体生产中试线。6月底,普智未来机器人接到2800多万元的人形机器人生产销售订单,客户来自智能制造行业,智能制造场景商业化落地。7月,普智未来机器人成为首家通过智元机器人“通用产品制造认证”的生产企业,并同时启动量产。

周兴宥表示,目前G1已承担物料供给、产线上下料、工厂巡检及产品检测等任务,它可将物料精准推送至指定工位,通过“工业大脑+视觉系统”完成设备巡检与下线产品检测,甚至能参与简单的装配工作。

就机器人形态而言,在周兴宥看来,轮式人形机器人具有长期存在必要性,因其经济性、技术可达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更适配当前工业需求,能支撑行业发展;双足机器人还需较长时间的迭代,才能具备全场景工业应用能力,短期内暂时无法替代轮式。

谈及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周兴宥将其定义为“全链条协同”模式。据周兴宥介绍,双方的合作覆盖前瞻性研发、生产制造、二次开发与落地应用四大环节,智元机器人侧重本体前瞻性研发,均普智能则凭借其较强的制造能力,负责机器人生产制造,并通过创新中心开展二次开发,解决客户个性化需求与场景落地问题。

“智元应该是看中了均普智能四点优势:一是战略定力,早早锚定工业场景;二是研发储备,具备机器人核心技术迭代能力;三是制造实力,过去做大型装备的经验可迁移至精致化机器人生产;四是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周兴宥坦言,这种“零部件+制造+方案”的全链条能力,成为均普智能吸引智元机器人与其深度合作的关键。

战略聚焦智能制造未来

在市场表现方面,目前均普智能机器人业务已迎来实质性突破。6月底,普智未来机器人获得2800多万元的人形机器人生产销售订单,客户来自智能制造行业,智能制造场景商业化落地。

周兴宥透露,该笔2800多万元订单仅是普智未来机器人众多订单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大量中小规模订单正在推进中,产品主要覆盖人形双足机器人与人形轮式机器人两大品类。“从落地场景来看,这些产品当前聚焦商业服务场景,比如在展厅、商业服务业、商业演出等场景做引流引导、表演、讲解,并提供情绪价值,但工业场景的订单将是未来增长核心。”他强调。

均普智能的机器人产能也在加速爬坡。据周兴宥介绍,公司此前规划年产能1000台,目前已完成A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与G1轮式机器人超200台的下线,因市场需求超预期,已将明年产能规划提升至2000台以上,以满足更高量产化需求。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重点企业,对于未来长远战略规划,周兴宥明确了均普智能的核心目标:以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推动制造业进入“自主决策、自我学习”的真正智能制造阶段,最终实现无人工厂(黑灯工厂)与柔性产线。

“过去的工业自动化依赖PLC编程(根据控制系统的工艺控制要求),一条产线往往只能生产一种产品;而未来的柔性产线,通过强化学习与简单部署,就能快速切换生产品类。”周兴宥进一步解释道,这不仅能降低企业制造投入成本,还能大幅缩短投产周期,为制造业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周兴宥指出,均普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的核心优势在于工业基因与落地能力,了解工业场景的痛点,也有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制造与服务能力,这将是均普智能在机器人赛道突围的关键。“工业机器人不是简单的‘机器替代人’,而是要重构制造流程,提升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周兴宥坦言。

责任编辑: 叶玲珍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