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突然大调整!
午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午后突然下跌超1%。随后,A股各大指数亦出现一波回调,沪指最多时跌超60点,全市场一度近4000只股票下跌。国债期货亦于午后拉升,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涨0.2%。10年期涨0.03%。5年期涨0.03%。2年期涨0.01%。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外围风险逐渐暴露,特别是长债风险较大。与此同时,近期A股涨幅较大,且有局部过热迹象。近期,连续有券商策略研究表示,慢下来能走得更远。
调整
8月27日,市场波动如期加大。沪指午后一度下跌超30点,红利指数更是全天受到压制,午后跌幅扩大至1%以上。A50亦于午后一度跌超1%,港股市场亦开始走弱。
从行盘过程来看,午后出现了反复回调的情况。沪指从跌30点反弹之后,跌幅又再度扩大,并在低位反复震荡,这一点与之前几个交易日强劲的承接盘略有不同。另外,平均股价指数与杀跌个股数量明显背离,平均股价上涨,但杀跌个股数量一度超4000只。这意味着,上涨的个股可能集中在高价股板块,而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提寒武纪。
寒武纪股价午后一度达到1464.98元/股,超越贵州茅台股价,成为A股市场“单价”最贵的股票。昨晚,寒武纪发布亮眼财报。有券商点评称,其收入符合预期,利润略超预期:二季度净利率38.6%,本质是规模效应且当季没有一次性的投片费用。机构预计,今年百亿出货,预计80亿—100亿元营收。明年产能和需求预期都比较乐观,预计营收在300亿元以上。
从量能来看,今天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的股票再度超过10只,显示出大盘的虹吸效应有所强化。万得微盘股指数杀跌3%,亦能佐证这一点。
多家券商喊话“慢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券商喊话“慢牛”的多了起来。
国投证券林荣雄在其研报中表示,盲目参考2014—2015年模式,导致慢牛转快牛甚至形成疯牛实则是不可取的,向上空间大幅打开还是有赖于“三头牛”的逐步兑现。
从短周期来看,区别于2014—2015年牛市增量资金来自于加杠杆与场外配资,这次更多来自于债转股的再均衡,此类资金对估值与基本面匹配性有较高要求,这约束当前纯粹基于流动性牛市的大盘向上空间。
从长周期来看,经过当前国家股市平准资金构建+社保、保险等长期资本入市+ETF类被动长期工具丰富发展+提倡高分红价值创造模式,形成美股化的“震荡慢牛”模式才有望真正实现“居民存款搬家”,背后本质是股市生态升级优化,长期耐心资本掌握最终定价权。
申万宏源策略认为,全面牛市还需要积极因素的进一步累积:2026年基本面改善预期,供给出清提供安全垫,但也要需求改善提供向上弹性。全面牛市的结构主线,不可能仅限于中国企业更深度融入海外主导的产业链。中国体系出海,中国制造基于竞争优势,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产业话语权和盈利能力,可能是更贴近牛市叙事的结构主线。所以,似乎不必把所有对牛市的期待,都映射在眼前的景气线索上。
股市在经济循环中的重要性提升,绝非“想涨”或者“不想涨”这么简单。
居民资产向权益市场迁移,如果走基于赚钱效应正循环的老路,那只能是少数人的狂欢。“为了孕育个别成功企业,便奖励所有企业”的粗放资源配置方式,在其他领域已不提倡,A股也有必要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这可能是“反内卷”思想在A股的一种映射。所以,慢下来,会更远、更高、更好。
短期A股上涨加速,部分投资者在享受牛市氛围的同时,也在讨论阶段性调整如何择时。9月初前后市场势必会出现视角转换,之前市场更多关注短期动量,而之后中期视角、性价比关注回归,这可能放大市场波动。但9月—10月之间即便有调整,也不是大波段,且具体调整节点很难预判,择时调整是低胜率低赔率的。
排版:王璐璐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