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纠偏“内卷式”招商,链式协同发力产业集群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卓泳2025-08-08 08:47

链式招商兴起,产业集群化才是新战场。

从清理涉税招商、叫停地方奖补,到规范基金招商、加强信息披露,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国家接连出台多项政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化发展逐渐提速,各类创新性招商模式开始呈现。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上演“内卷式”招商,导致部分产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地方财政资源过度消耗。杭州一区级政府招商人员王爽(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适度的政策、基金支持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但如果迫于指标压力,给予远高于产出预期的政策和非理性投资,就可能造成财政或国资的浪费,侵占社会公共资源。”

政策大力纠偏,也给地方招商带来短期“阵痛”,让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失去“抓手”。“原来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可‘一事一议’给政策,现在只有普惠政策。”王爽告诉记者,以往地方政府会为大企业的入驻给予“特殊待遇”,但如今这条路行不通了。

“阵痛”之余,受访的多个地方政府一线招商专员都承认,从长期来看,政策纠偏是对“内卷式”招商的“刮骨疗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刘晓蕾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措施都旨在引导地方摒弃简单粗暴的招商方式,促使地方思考长远发展,提升招商质量,实现更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记者通过采访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等省份部分地区的一线招商专员了解到,当前各地的招商引资规范化工作正逐步提速,不少地区还积极创新招商模式。如浙江嘉兴设立市场化招商公司,以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代替传统政府部门招商。在王爽看来,招商公司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激励招商人员,提高了招商效率。但是,设立招商公司既考验地方政府财力,也考验公司自身的运营实力。王爽认为,招商公司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解决资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避免出现短期行为。

此外,区域协同招商模式逐渐兴起。去年4月成立的沪杭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推动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而就在近期,2025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在浙江嘉善举行,这已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连续第三年举行联合招商活动。安徽淮北一名招商专员对记者表示,区域协同招商的关键是基于地区之间的产业互补或外溢,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了解到,对单一项目的争夺已成过去式,链式招商兴起,产业集群化才是新战场。比如贵州瞄准大数据产业,以华为云为链主企业,吸引120家配套企业入驻;上海青浦围绕“长三角数字干线”,半年集聚AI企业超200家,形成千亿级生态圈。安徽淮北重点推行产业链招商,围绕新能源电池、陶铝新材料、医药等产业的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

在诸多招商路径探索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某区招商专员朱婷(化名)对记者表示:“我们的营商环境好,除土地资源优势之外,服务也相对优质,与其靠补贴不如努力提升自身条件吸引企业,以合作共赢思维对待企业。”在她看来,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解决经营中的难题,如消防、子女入学、户口等,能够增强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吸引企业入驻。

专家认为,中央叫停地方招商引资中的一系列“内卷式”操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这不仅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还是防止重复建设、防范产能过剩、避免财政资源过度消耗、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

校对:彭其华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