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领域,再现巨额融资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07-15 20:56

7月15日,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据介绍,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

据了解,“陆地航母”量产进程正全面提速。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也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

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是一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可以把“飞机”装进汽车。该产品通过车载自动分合结构,可以让陆行体和飞行体自动分离或结合。

5月9日,小鹏汇天宣布“陆地航母”飞行体(代号:X3-F)生产许可证(PC)申请正式获得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标志着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局方审查。

生产许可证(PC)是民航主管部门颁发给民用航空产品型号设计批准持有人或其权益转让人的证件,用于表明其已建立航空产品的生产体系和质量系统,能够确保其生产的每一架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均能符合经批准的设计,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企查查显示,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小鹏汇天共完成四次融资。2021年10月,由IDG资本、五源资本和小鹏汽车领投,小鹏汇天获得超5亿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6月,星航资本完成对小鹏汇天A轮融资的追加投资,彼时小鹏汇天的估值约100亿元。

2024年8月,在广州金控等广州国资的加持下,小鹏汇天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

飞行汽车是一种融合汽车与飞机功能的创新型交通工具,具备陆空两栖能力,通常以纯电驱动,支持垂直起降(eVTOL),无需跑道即可运行。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

飞行汽车已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火爆赛道之一。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诞生超100家飞行汽车企业,市场规模或突破万亿元。另有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1%。

除了小鹏汇天外,今年以来,多家龙头企业公布了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进度。

7月3日,广汽高域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飞。GOVY AirJet是广汽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采用8轴8桨与双涵道复合翼构型,兼具固定翼的高效巡航能力和多旋翼的垂直起降灵活性,在无需跑道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快速起飞和降落。

按广汽高域的规划,到2027年,广汽高域将在大湾区内的2—3座城市推出示范运行方案,逐步完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GOVY AirJet有望成为大湾区城市间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将原本1—2小时的地面通勤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

据深圳市大鹏新区消息,6月13日,深圳市大鹏新区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市交通运输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飞行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此次签约,标志着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深圳大鹏。根据协议,四方将聚焦飞行汽车整机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在技术攻关、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

据飞行汽车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采用分体式设计,空中续航超200公里,支持在限定区域垂直起降。据了解,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计划于年内首飞。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期间表示,将加速产业拓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在新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打造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预计今年底完成全新一代飞行汽车试飞。到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飞行汽车正站在产业爆发的临界点,技术、政策、市场需求已形成共振。从示范运营到大规模普及,仍需跨越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与用户接受度的三重考验。未来,飞行汽车或将重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让“空中出行”成为日常。

校对:杨舒欣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